央妈通过MLF实现净投放5020亿,是MLF出现以来投放额度最高的一次。
都说楼市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现在短期参照物——金融,正有点放松的味道。
7月23日,央妈通过MLF实现净投放5020亿,是MLF出现以来投放额度最高的一次。而近两个月,央妈频频通过MLF向市场释流动性,其中6月份累计达到了4035亿,七月份到目前已经有6905亿。
央行短期内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再加上市场派生出来的货币,最终放水量会更多。这波操作到底为何?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经济疲软。7月份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各项指标都不容乐观。居民杠杆率居高不下,消费品零售销售增速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等等。
这个时候,搞大规模货币投放,直接释放出来的信号就是要通过金融来稳住各项指标,而这些指标的背后则是对短期经济指标的诉求。
调控要继续,去杠杆要继续,但经济增速不能再失速。稳住GDP的意义是重大的,只有它稳住了,再通过一些列措施遏制部分领域的过热,才能安全转型,顺利度过中等收入陷阱陷阱。
按照这个节奏继续走的话,下半年货币投放还会增加,降准也还会有。
不过大家担心的是,现在经济不算景气,银行掌握了资金的流向,他们会冒着风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吗?他们会不会继续让资金在金融楼市等领域空转?
对于银行来说,越是困难时期,越关注资产的安全性,比如允许企业借新还旧等,以减小债务违约风险。房地产领域是债务到期风险比较高的领域,加大货币投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允许房企海外发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其实这些招数一定程度上算是给房企续命了。
不过,这一波货币投放并不能认为是在刺激房地产,而是对房产有一定抑制作用。
首先,外汇占款在减少。
央行通过MLF投放了巨量资金,但别忘了,通过外汇占款方式投放的货币量减少了不少。有了这样一个对冲效果,实际给房地产的利好就显得比较有限了。
其次是重点城市的房地产被围,流动性差了很多。
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表现得非常明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反馈给我房子不好卖的信号,中介的推销电话越来越多,换房的人要花更长的时间来找到合适的买主。还要花更长的时间来挑选适合自己的房子。而在二线城市,新房项目蓄客周期越来越长,万人摇号的新闻也少了很多。
第三是三四线城市一些不好卖的项目,真的已经开始降价出货了。
从2016年9.30到今年上半年,调控也表现出明显的轮动效应,现在已经扩散至三线城市。房价尚未彻底停涨,但流动性的确已经差了很多,开发商降价出货的现象在增加。
我们跟踪的绍兴元垄地产某项目,马上要再开盘,最高价大概只有17500元,但上一次开盘均价超过了19000元。
降价的背后,必然是需求的疲软,是对棚改刹车的恐惧,是抢收思维在作祟。所以,短期看金融这条规则,也得重新审视了,毕竟环境变了(居民杠杆率最为明显,现在不是10年前了,即使再来个4万亿都不好使),这一波操作可以刺激股市,对楼市的影响也会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