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7、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2、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3、让学生观察画面,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
8、(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9、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10、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11、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12、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
13、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4、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15、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16、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17、[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18、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教学目标: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19、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21、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22、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4、教学准备: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25、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26、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27、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28、[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9、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0、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
31、(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2、(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3、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34、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35、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36、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37、板书:(1)54-8-22 (2)54-(8+2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38、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9、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0、8、小结。
41、[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42、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3、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44、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45、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46、[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47、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3教学目标: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8、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9、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50、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51、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5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3、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54、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55、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56、[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7、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58、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
59、(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60、(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61、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62、(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
63、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4、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65、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
66、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67、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68、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69、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70、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7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72、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73、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五、课堂作业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教学目标: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4、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75、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76、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77、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78、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79、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80、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81、[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82、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
8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
84、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85、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86、2、出示第11页第3题。
87、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
88、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
89、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
90、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91、4、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92、算式可以是:3X3X3-2=25(个) 3X3X2+7=25(个) 3X3+3X3+7=25(个)……[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93、思考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94、三、课堂总结 新 课标 第一 网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四、课堂作业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平均分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95、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96、2、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97、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98、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9、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100、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01、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10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103、老师要送给你们。
104、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105、(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106、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107、(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108、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109、(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110、(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
111、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
11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113、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
114、(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115、(3)、学生汇报分法。
116、(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117、(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118、)【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119、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练习三第2题。
120、(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121、(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122、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123、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124、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