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鄰右舍吃不消多個民宿嵌進上海老房子
12345熱線接到多個投訴:徐匯區一些老式弄堂、花園洋房被改成民宿出租,存消防安全隱患
嵌進老房子的民宿讓左鄰右舍吃不消
永嘉路525號民宿藏在1號樓二層。
被鄰居投訴的建國西路316弄17號民宿,紅圈內是密碼盒。
徐匯區一些老式弄堂、老花園洋房,頗有老上海情調。於是,一些市民把自家房子包裝后,挂到網上,以“民宿”之名出租。隔三岔五出現不同的陌生面孔,讓左鄰右舍惴惴不安:老房子沒有監控,甚至可能無法配備消防設施,安全誰來保障……最近,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到多個投訴,反映徐匯區永嘉路、陝西南路、建國西路、太原路、襄陽南路一帶有些花園洋房、老式裡弄房被擅自改成民宿挂在網上出租,不僅存在租賃糾紛,還干擾了鄰居們的正常生活。
徐匯區的民宿到底發展成怎樣的狀態,記者日前進行實地走訪。
租客自助入住,鄰居不再清靜
“幾乎天天有陌生人進出,叫我們怎麼放心?”建國西路316弄黃先生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隔壁一家民宅裝修后挂到旅游、短租類平台上,取名“三生三舍”,天南地北住客不斷。
7月16日下午,記者走進建國西路316弄,來到黃先生指認的17號。三層帶小院的聯體老宅奶黃色院牆上開了扇木門,門框一塊木牌下方是“凡丁衛的有一天”幾個字。與相鄰民宅大門不同,該門牌號下方嵌了個黑紅色密碼盒,租客在平台上訂房、付費后,會得到一串數字﹔抵達后在密碼盒內輸入數字,盒子開啟,就能拿到房門鑰匙,自助入住。
居民孔先生帶記者到弄口的分類垃圾箱前,指著亂七八糟的丟棄物說:租客們隨意傾倒,根本不管分類。正說話間,一名年輕女子拉著一輛四輪拖車進了36號底樓,車上至少堆了3個大拉杆箱。居民們說,36號二、三層都被改成了民宿。“一個單間每晚起碼500元,還很緊張。房東隻管數鈔票,附近居民遭殃了!”有居民感嘆。
優秀歷史建筑,安全令人擔憂
建國西路506弄懿園系本市優秀歷史建筑,弄內53號大門口的黑色密碼盒,讓樓內居民非常焦慮:三樓已被改造成3家民宿,陌生人如走馬燈般進出。記者隨居民康先生走進底樓,隻見樓梯下方的門框上,裝有電表、閘刀開關的木板上有明顯燒焦痕跡。康先生說,去年冬天,一家民宿內兩隻空調24小時連續運轉,加上住客使用其他電器,負荷大,漏電保護器也不裝,差點釀成火災。
記者推開三樓自設的大門,看到整個樓的北側成了公共廚房,還放有洗衣機。整層樓從東到南被隔成3間,每間房門上鑲有門牌號。記者隨手敲了“302號”房門,數分鐘后,門開了一小半,一名外國女子探頭張望,用英語講自己不會說中文后隨即關門。
私接燃氣管道,擅自搭陽光房
記者轉到附近永嘉路上。如果沒有居民指點,真不知道525號民宿密碼盒竟“隱身”在沿街電表箱下的鐵管上,旁邊張貼的“當心觸電”讓人“嚇絲絲”。民宿位於1號樓二樓,這裡有3家共用的開放式灶間,民宿將燃氣管道私自接入房內。
據燃氣企業介紹,用戶如擅自安裝、遷移或拆除燃氣設施,一旦造成燃氣泄漏,會嚴重影響人身和周邊環境安全。可將共用灶間燃氣設施私接入戶的民宿並不少。永嘉路291弄24號門口,一位閑坐者以為記者要入住,馬上撥打手機。很快,一男子騎電動自行車來到現場。自稱房主的他竟不知密碼,拿起手機一陣手忙腳亂才從密碼盒中取出鑰匙。
記者隨他穿過底層共用灶間,轉了多圈木樓梯踏進三樓一間朝南小屋,屋內安裝了燃氣設施。“你可以在這兒做飯”。記者開窗觀察,透過樓下搭建的玻璃頂棚,清晰可見天井被私搭成陽光房,其中也有燃氣設施。“每晚400元,先付錢后入住。”在這條弄堂,記者至少發現26號、37號都有民宿。
老房開設民宿,需精細化監管
12345市民服務熱線平台顯示,徐匯區有關部門對居民投訴上述民宿的回復多為:經核實,發現該房屋為短期租賃。目前國內對房屋短期出租、民宿等行為存在法律空白,無整治取締的法律依據。相關派出所則回復:有的民宿系老式結構住宅,不具備設置消防專用通道條件……
復旦大學旅游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永剛博士認為:徐匯區內老式裡弄、老洋房及優秀歷史建筑眾多,周邊交通便捷,商業設施繁華,醫療衛生等資源豐富……這些是當地民宿集聚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國家旅游局去年10月出台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顯示,無論鄉村還是城鎮民宿,其經營場地應征得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同意。在本市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大目標下,民宿業是符合國際旅游發展趨勢的業態類型,也是展示徐匯乃至上海文化特色的重要載體。他呼吁監管部門實施精細化管理,對確因內部結構不合理、環境衛生差、擾民嚴重、存在治安等隱患且難以整改的,要予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