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拉票应在不困扰大家的前提下进行
当下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最美某某,请投我一票!”;群聊组内“某某评选活动网络投票火热进行中!”;私信中“请帮忙投某某号选手一票!”……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微信拉票,让人烦不胜烦。
微信拉票不仅仅是一件让人烦心的事,其带来的副作用更应值得我们警醒。微信拉票有泄露个人信息之患,有些微信拉票的目的就是获取投票人的相关信息或是通过拉票来吸粉。参加比赛本应拼实力,过多的微信拉票却让比赛变了味,变成拼人气、拼财力的活动,这大大会埋没真正有实力的选手。朋友圈、微信群和私信里“拉票”和“索票”,绝大多数人碍于“人情”,简单投票。对事物的评价,不是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谁的朋友圈多、影响力大,胜选的概率自然就大。
大多数微信拉票都披上了一层客气而友好的“面纱”,但常常让人感到纠结——投票的是“老铁”,那没投票的人呢?微信拉票,看似“举手之劳”,实则负能量不小,应当警惕。
朋友圈变“拉票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打开朋友圈或微信群,
你有没有经常被拉票的信息刷屏?
有没有为朋友家的孩子投过票?
或者为自己家的孩子拉过票?
当下,微信拉票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从才艺比拼到作品评选,再到各种评优,
各种商业和非商业的“求投票”泛滥,
成为朋友圈一道另类风景。
曾经的“点赞之交”变成了“投票之交”,
轮番轰炸的投票邀请让人“累觉不爱”。
“各位亲,帮我家孩子投个票吧!”
“今天继续投哟,一天可投3票呢”
……
面对没完没了的投票请求,
从违心参与再到反感,
刷屏的拉票让网络投票变了味儿。
“罔顾同窗情谊”“不尊重爱心”
……
微信拉票一旦上升到道德绑架,
就更成为了人际交往的一种负担。
网络投票泛滥,
微信群变成“拉票群”,
朋友圈变成“拉票圈”,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面对人情关,背负人情债。
很多人被微信拉票“绑架”。
投还是不投?这是一个问题。
真正的实力被忽略或掩盖,
PK的却是关系网和人脉。
微信投票只能让人沉溺于“虚幻的胜利”。
针对学生及幼儿个人荣誉的各项评选活动,
近期,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对网络投票说不!
赢得了众多家长和各界的点赞。
网络有风险,投票需谨慎。
看似简单的微信投票其实不止是人情债,
背后可能还隐藏了骗局。
有位妈妈参加“萌娃评选”被骗了6000元。
她是这样一步步被引入陷阱的:
添加微信,发宝宝照片参与投票。
发现宝宝与上一名的票数始终差一票,
为了让自己的宝宝排名靠前,
在客服的劝说下,她花了2000元钱找人刷票,
经刷票后名次上升,然而第二天又下滑。
这时,刷票方主动联系,
提出再刷一次就有希望拿到一等奖。
这位妈妈在煽动下又掏出4000元,排名冲到了第二。
不幸的是,两天后排名再次下滑。
至此,她才明白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即使你花再多的钱,你永远都只能是第二,
因为第一的数据是可以随时被更改和控制的。
其实,这样的评选多是“比赛为名,营销为实”。
一些网络投票的背后,
存在着一个庞杂的刷票拉票利益链。
有些投票并不是单纯的打勾就好,
需要先关注官方微信号,
有的还需要获取头像、手机号等信息。
面对众多涉世未深的“猎物”,
想要获取影响力的平台、牟利的水军,
盗取个人信息的幕后黑手等都在蠢蠢欲动。
营销和诈骗才是他们的“庐山真面目”。
不法分子往往先是许以丰厚的礼品引诱投票,
借此套取个人的详细信息。
然后,编造一些重病、车祸等谣言,
来对父母及亲友进行诈骗!
“指尖上的投票”背后可能是各种“坑”。
人情债最难还,投票难敌人情关。
明明是个坑还得往里跳,你说冤不冤?!
面临泛滥的网络投票,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老师和家长,
应当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差距。
如果你是被拉票者,学会“鳄鱼法则”很受用。
当鳄鱼咬住你的脚,你越挣扎被咬住的越多。
所以,万一被鳄鱼咬住脚,
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一旦发觉不对劲,最好认亏果断退出!
(综合法制日报、新华社等报道,文/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