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迎来翘尾行情 绿档房企单月投资创新高
导 读
当前企业投资分化显著显,投资策略亦不尽相同。
◎ 作者 / 谢杨春、吴嘉茗
“三道红线”之后,红、橙档房企拿地力度显著下降,而黄、绿档企业有近半数加速拿地。12月各档房企投资呈“翘尾”走势,其中黄、绿两档投资力度抬升最明显。整体来看,当前企业投资分化显著显,投资策略亦不尽相同。
01
年末迎来翘尾行情
绿档房企单月投资创新高
“三道红线”导致企业投资力度收缩明显,但在年末,土地市场迎来传统成交高峰,成交量也迎来“翘尾”走势,销售50强房企12月投资金额较9-11月均值回升12%。
其中红、橙、黄、绿四档企业12月份投资金额均值环比涨幅分别为:5%、26%、11%和28%。橙档房企环比涨幅较高主要是基数过低所致。除此之外,绿、黄两档房企在年末投资力度抬升趋势最明显。尤其绿档房企,资金充裕下拿地预期一致,12月份平均投资额创2020年单月新高。
对比2020年1-8月和9-12月两个阶段的投资金额来看,红、橙房企三道红线后投资金额分别大幅下滑45%和57%,黄档房企受影响较小,投资力度仅下降了9%,而绿档房企资金充足且其他档位房企暂缓投资的情况下,积极补充土储,投资金额提升50%。
02
黄档房企差异显著
三成投资放缓、24%下半年投资持续高位
在“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后,黄、绿档房企投资虽相对积极,但内部仍差异显著。按典型房企单月投资金额变化来看,可将黄、绿档房企的投资表现分为4个类型:
黄档房企:收敛与积极并存,短期内还贷无压力成投资底气
部分房企在红线政策发布后连续3个月均未拿地,政策的影响力度可见一斑。例如新力、时代、金隅等。其中时代中国年内拿地始终保持谨慎,而禹洲、金隅、合生创展等年内拿地销售比不低,在新政出台后停止拿地,将工作重心转移至销售方面。
此外,世茂、旭辉在新政发布后的投资力度相对均衡;远洋、越秀、融信、正荣等房企在9-11月一度降低投资力度,但在年末重新加大投资力度;建业、万科等房企则9-12月一直维持较高的投资力度,在政策出台后逆向积极纳储。此类房企具备的共性在于,踩线的指标均为“扣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且超出的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75%以内,而现金短债比均在1.5以上,短期内还贷无压力,仍有保持投资力度的底气。
绿档房企:拿地预期一致,财务稳健支撑企业持续拿地
绿档房企财务稳健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房企,且负债规模可增加的幅度较大,在资金的流动性上具备巨大的优势,因此几乎所有绿档房企的投资力度均未受到“三道红线”政策的影响:金地、保利在9-12月的投资力度高于全年平均水平,中海、华润、华宇则全年投资表现相对均衡,9月后也不乏单月投资金额较高的月份。
绿档房企中龙湖、中海的财务指标最为突出,2020年上半年现金短债比分别达到4.55和3.33,现金完全能够覆盖年内债务,且净负债率分别仅有51%和32%,远低于红线规定的100%。且龙湖和中海均为品质型房企,虽然周转速度较低,但财务更加稳健,品牌和产品溢价已成为企业的“护城河”,此类房企在面临政策、行业的震荡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年末投资翘尾也在情理之中。
03
政策前后一二线成交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
企业持续补仓核心城市
从投资分布来看,黄、绿档房企积极逆市补仓一二线城市,“三道红线”后一二线成交占比小幅提升2个百分点,在逆市拿地的时机下,这部分企业进一步增加了在核心城市拿地的比例,优化自身土储结构。
虽然这些黄、绿档房企都在9-12月积极拿地,但不同企业的投资聚焦程度有所不同,整体来看:
区域型房企的企业选择聚焦于自身的深耕区域以及核心热点城市:其中典型如合景泰富、建业、众安分别聚焦于广州、河南省内和浙江省内,进一步补仓深耕区域,对于做大、做深区域市场有积极作用。
全国化的规模房企则重点布局一线城市和杭州、武汉、中西部省会等诸多二线城市:华润、万科、保利在9-12月的拿地金额位于三四线城市的比例分别为6%、41%和54%。
也有企业选择自身优势相对较大的城市和区域进一步补仓,如雅居乐在广州、云南加仓,一方面企业的总部位于广州,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在旅游地产方面有成功经验,在海南、云南均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04
整体盈利空间有所收窄
房企拿时仍应注意控制成本
根据地块成交的楼板价与周边房价比、以及楼板价与周边房价价差两个维度,可大致判断地块成交后的盈利空间情况,在此我们将黄色、绿色档房企2020年以来所拿地块的盈利空间进行了大致分类。
整体来看,黄色、绿色档房企年内拿地中有一半左右的地块盈利空间相对较优,而盈利空间比较危险的地块占比大约在15%左右,主要分布于一些三四线城市,楼板价与周边售价仅有3-4千元/平方米的差距,留给其他成本的空间非常小。
“三道红线”政策后,黄色、绿色档位房企中虽仍有部分持续积极拿地的“捡漏”型房企,但盈利空间为优的地块占比下降9个百分点,仅占18%,盈利空间一般和较差的地块占比却上涨4个百分点。红线政策后地市虽然进一步降温,房企拿地回归理性,但整体盈利空间却有所缩小。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虽然红色、橙色档位房企降低了拿地力度,但是土地出让价格未降,实际地价也并未降低;二是从供应层面来说,优质地块供应占比再度下降,优质宅地仍然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房企要以低价获取优质地块的难度依然很大。
整体来看,在“三道红线”出台以后,仍有一半左右的黄、绿档房企投资力度持续走高,在其他房企普遍收缩投资的时候,依靠自身较强的财务稳健性逆市纳储。一方面这些房企拿地节奏本就相对靠后,上半年拿地较少;另一方面这部分房企的拿地销售比普遍偏高,可以看出年内拿地积极性处于高位。
从拿地分布情况来看,逆市拿地的黄色、绿色档位房企在“捡漏”时整体遵循战略聚焦的原则,新增土储大部分集中于深耕区域、或以长三角优质三四线+核心二线为主,符合企业战略的要求,而非盲目扩张。
此外,虽然在红、橙色房企投资力度降低,带来了黄色和绿色房企的拿地“窗口期”,但预计在2021年二季度左右红、橙房企投资也将重新企稳,届时行业竞争再度加剧,对于房企而言仍需重视拿地成本和盈利空间,坚持合作、聚焦深耕将是未来房企得以持续盈利的重要方式。
排版 |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