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新城范围扩大至约225平方公里
7月29日,以“亦庄何时东进太湖”为主题的太湖区域价值论坛在新华网(603888,古坝)直播间举行。论坛由新华网主办。清华同恒规划设计院、城市发展规划院院长,北京市住房协会副会长,新华网房地产频道总编辑李等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共商亦庄区域发展下的太湖热土,畅谈未来十年太湖加速发展的机遇。
围绕“亦庄新城规划、东进西拓、引领区域融合新十年赋能太湖”两大主题,业内专家分别进行了详细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亦庄作为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具有相当的发展能力,新城规划的拓展也是基于亦庄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太湖和马家桥地区成为亦庄区域产业发展的传承和补充。作为规划中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未来3-5年,——太湖将成为亦庄的产业发展中心,有望成为北京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热点板块。
从亦庄新城的规划发展到太湖的发展潜力以及深耕太湖的品牌房企,嘉宾们从宏观到微观分析了太湖的区域价值和人居价值,对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亦庄扩张,两个区被授权创建一个区域门户
论坛上,嘉宾们就亦庄发展趋势、向太湖东扩、太湖初步规划等进行了重要讨论。
据《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亦庄新城范围扩大至约225平方公里。太湖,原位于通州区,属于亦庄新城。这意味着太湖在接管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同时,正式纳入亦庄新城的经济管辖范围,享受双驾带来的好处。
清华同恒规划设计院、城市发展规划院院长彭建波指出,目前,亦庄迎来了区域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北京市总规》中提出的,这意味着亦庄未来将是承接三市的良好资源,整体发展正朝着产城融合、更加国际化、高端化、高质量发展。
太湖区域价值论坛成功举办,万科期待先进热度
《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明确指出,太湖作为亦庄新城空间布局规划中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聚焦亦庄开发区产业承接,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的区域创新中心。依托北京最高级别开发区亦庄的城市功能匹配和产业综合优势,充分发挥亦庄、通州的门户地位,双产业带动复合发展,也将形成包括北京环球影城IP连接在内的环太湖东部尖端人口事业,进一步实现区域产城融合。
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补充新城产业的承接,加速产业进入
北京市住房协会副会长陈至提到,亦庄的新规是2020年出台的。基于亦庄的发展战略和太湖特殊的区位优势、自然规划基因和连接属性,亦庄东拓太湖成为必然。从2020年初开始,实质性权利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税收、拆迁权、不动产登记等逐步转移,这也证明亦庄规划正在逐步落地。
结合亦庄新城总体规划,亦庄三大中心之一的太湖将释放太湖高端基地总部t
根据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享受的政策红利将过渡到企业扶持层面和扩大的太湖层面。目前亦庄新城部分规划项目陆续落地,引入高端产业资源。
太湖信息城以通明湖信息城为基础,打造代表中国创新创造产业发展的信息城市,形成连接副中心创新发展与中国硅谷的科技走廊。
今年3月,信创领域16家龙头企业入驻亦庄新城八大功能组团之一的通明湖信息城。
今年5月,新创园成功开园,包括龙芯、华为、腾飞等自主核心芯片项目,统一信操作系统UOS项目,Inspur、联想、同方电脑等高端R&D、智能制造项目在内的新创领域30家企业签约落地,为太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作为国家级核心基地,预计2022年达到产能后将产生1000亿元收入。
TOD模式规划,多轨道交叉口的衔接
位于北京东南角的太湖,自然处于扇形交通的多维空间,拥有三条高速、三条环线,实现快速多样的交通选择,链接各个区。“两站一街”预规划以小地块密集路网格局为基础,在道路交通上保证了区域活力基础。通州首条地铁17号线首站位于太湖地区,贯穿北京南北开发区、科学城、CBD,实现核心衔接。同时,太湖连接亦庄的核心地铁线亦庄线,以S6线实现两个机场的串联。
太湖区域价值论坛成功举办,万科期待先进热度
基于先天区域和轨道交通的预规划,太湖形成了独特的TOD发展模式,区域实现了先规划后发展。清华同衡规划设计
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所长彭剑波提到,台湖通过两站一街TOD发展模式的规划,台湖可以更好地实现都市化和国际化,依托立体轨道交通,通过京津等几大高速,很快融入到跟CBD互动,包括主城区和副中心,另外通过S6号线连接了双机场,优质的轨交发展让这个区域更有活力和动力。台湖区域价值论坛成功举办,万科东望热势进阶
同时台湖区域的亦庄火车站在《新城规划》中被作为重要枢纽点,不仅成为多条地铁线交汇点,实现副中心、开发区及CBD区域的经济链接功能。同时作为科技服务国际交往核,承担了新城形象的展示窗口区,更近一步落实了亦庄开发区“新门户”的战略地位。
台湖区域价值论坛成功举办,万科东望热势进阶
双重利好台湖迎来新十年,加速焕发区域活力
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的引进,交通枢纽规划落地,可以看到台湖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不管是从亦庄新城整体的规划定位,还是台湖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定位,台湖都已经迎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所长彭剑波认为,台湖的两站一街规划发展,未来会形成多元融合和多重活力共生的美好生活场景,每一个TOD站点都成为城市活力的节点,实现街区和城市的高度融合,实现职住平衡与产城融合。
从2020年开始到2030年,台湖又将迎来新的历史机会。
新基建发展加速,17号线预计2021年开通南段,S6号线建设在即。周边配套建设加速,城乡商业广场预计2021年交付,景山学校预计2021年交付。
拉动经济活力加速,环球影城预计2021年春天开园,释放出近10万岗位,辐射圈对台湖的影响也将开始显现。
台湖区域价值论坛成功举办,万科东望热势进阶
这些逐步落地和即将落地的项目,也证明了台湖正在实现环境-商业-生活-医疗-教育一体化的综合配套升维,加速发展焕发区域经济活力。
品牌房企入驻,共筑台湖区域发展活力居所
在圆桌讨论会后半场,话题开始从宏观到微观,非常的具象化、形象化。针对台湖区域价值利好优势,房企如何打开市场?如何留住人才?
台湖高端基地总部是亦庄新城三中心规划中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的地区创新中心,这与亦庄自身战略高度重合,在汇聚高新企业资源的同时,必然涌入大量的人才。
正是看到台湖人才涌进以及一系列政策利好因子,促使品牌房企布局于此。
今年2月份,绿城以49.8%的溢价率竞得台湖一宗不限价宅地。这意味着,台湖的不限价时代已经到来,将会吸引到更多品牌房企布局台湖,看好台湖的发展潜力。
台湖区域价值论坛成功举办,万科东望热势进阶
北京市房协副会长陈志建议,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希望开发商从TOD模式出发做城市运营商,城市发展角度更期待看到1公里的开发,1平方公里的城市级别视角的开发运营。只有对区域的深度理解才会有更合适的开发助力,在前期注入更多的参与,才会更能从人的生活角度去实现人居品质的需求满足,实现长周期的运营。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万科便入驻台湖,与台湖区域共同生长,以大盘逻辑深耕,做好1平方公里的城市运营商。截至目前,万科深耕台湖八载丰盈了住宅、办公、别墅、商业等多元业态,4万方新五街也已开业。
2019年,万科城市之光·东望入市,打造新升代生活人居,至此万科在台湖已打造了约110万方的超级城市版图,这种大盘会天然形成一种城市生态效应,达到一种生活需求的满足和平衡。其次是品牌和产品产生的化学反应,品牌企业对城市和社区的良性生态影响,是可持续且长期的。
而万科城市之光·东望正是基于17号线首站的地铁优势,从住区体量、配套、IP运营、品牌APP搭建四个维度,打造地铁城市,通过好产品与品牌力量相匹配,融入科技生活,不断从未来生活角度出发提升人居环境。
台湖依托自身价值吸引到万科、泰禾、金茂、绿城等头部房企驻足,打造出特色产品,共筑台湖品质人居,吸引高层次人才将其作为置业的热门板块。可以说,头部房企进驻充分调动产业资源,不仅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建设的生活配套还将反哺社区运营,助力城市社区建设。万科城市之光·东望也基于大盘模式发展下,迎来新品入市。
未来,借助亦庄新城规划的政策红利,自身前期规划的优势,以及诸多品牌房企发力台湖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台湖接下来的十年或将持续拉动经济活力,达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