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频道 > 滚动动态 >

以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为核心的股票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

导读 导读:庞大的楼市,以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为核心的股市,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金山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未来智慧社区

导读:庞大的楼市,以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为核心的股市,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金山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未来智慧社区(家居)将是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目前,云计算等一大批网络硬件服务商已经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其中不乏巨头。

不少受访者指出,“升级”转型需要更多依靠社会资本投入。所以单纯靠投资挣钱是不现实的,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成为产业链的重点。

来源为21世纪经济报道(ID: jjbd21)

还记得宋兴国和江沙莎吗

《周》汇编

在城市化的后半段,不仅城市从增量发展走向存量发展,庞大的楼市,以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为核心的存量市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区云平台,智慧停车,智慧监控”。11月初,如果你来到同时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的第19届住宅博览会和第20届城市博览会,可能会奇怪,参展的企业不仅仅是传统的建筑企业和开发商,更多的是与“智慧社区”相关的企业。事实上,在本届博览会的入口处,写着“旧社区改造、城市管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停车”的主题。

有意思的是,虽然只是“升级”改造并不是重中之重,但老小区的智能化改造似乎被当成了煽动整个智能化小区建设的支点。老社区正式成为国家全面推进的重点工作以来,就与前些年似乎停滞不前的智慧社区建设紧密相连。智慧社区建设面临的盈利问题和标准问题能否解决?市场正试图给出答案。

万亿市场切入

图/图片蠕虫

所谓智慧社区,是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法,整合社区现有服务资源,为社区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疗、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

具体包括智能家居、智能门禁、智能监控、智能停车、智能测温、智能送货、智能梯控等服务。

“我们相信,未来的智慧社区(家庭)将是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金山云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研究机构测算,2019年我国智慧社区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随着互联网等政府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智慧社区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但由于缺乏引领力、数据整合困难、实施复杂等原因,智慧社区发展滞后。然而,老旧小区改造为万亿智慧社区市场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自2019年以来,中央政府补贴了5.8万个城市旧社区。

其中,“智能化改造”作为老旧小区“提质”改造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结合小区及周边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在许多发达地区和城市,已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无论是覆盖面还是投资金额,股票社区的智能化转型都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国家智能建筑和住宅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以下简称“国家智能标准委员会”)秘书长张永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截至2019年底的数据,我国约有55万个居住社区,其中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的居住社区数量最多

张永刚预测,未来五年,全国所有存量社区智能化改造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覆盖社区约16万个,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可能在省级基础上推进相关工作。

“虽然这属于升级改造内容,但借助老旧社区改造红利,如果发达地区能够完善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这将是未来5G引入后各种基于社区和家庭的应用场景的实现。意义重大。”

以南京和北京为例。南京一家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物联网企业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智能化改造的力度很大。据该公司研究,南京约为80%,南京市区约为100%。

规模方面,北京龙头物业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预测,1999年前北京建成的老旧小区约有2.3亿平方米。未来五年,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0亿左右,其中智慧社区和新基建改造规模也将达到200亿左右。

巨大的蓝海市场自然引起了企业的关注。

陕西一家珠海智慧社区运营商的负责人告诉21记者,3月份以来,他被调到陕西拓展市场,希望通过设备销售参与进来

当地运营商主导的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市场。

寻路盈利模式

图 / 图虫

按照智慧社区的相关标准来看,智慧社区的标准架构,包括了以传感器、摄像头、门禁等负责感知的基础层、以数据传输为主的数据层、以数据展示和交互为主的平台层、和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应用层。

目前,大量云计算等网路硬件服务提供商开始进入这一行业,其中不乏巨头。2019年7月,京东数科与物业巨头彩生活合作,提出共建社区的能力、技术、数据中台。今年4月,金山云AIoT推出了无接触式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其主要的盈利模式是通过为物业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的营收能力和运维水平,在此过程中收取费用。此外,也通过提供相关服务运维,获取长期收益。

实际上,整个产业链的末端,为整个产业链创造利润的,还是社区服务为主的应用层企业。目前来看,开发商、物业公司、第三方的平台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是主要参与企业。

不过,此前困扰智慧社区行业的盈利问题,即使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推动下,也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难点。

多位受访人士均指出,由于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提升类”改造被要求更多依靠社会资本的投资,因此,依靠投资挣钱,不现实。

一家知名监控行业公司的武汉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老旧小区的智慧化改造,按照政策主要是监控、对讲、门禁这一块,预算更低,整体价格档次不会很高,比起有开发商买单的新建智慧社区,档次要低不少。

同时,存量小区的智慧化改造资金主要取决于住建部门划拨的补助,有一小部分属于信息化改造资金,还有一部分来自物业维修基金,再者如果是智慧平安社区项目,公安部门也会出一部分。但更大范围的推广后,是否还会有补贴则不得而知。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改造资金或者说,通过智慧社区的增值服务获取利润,或许才是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博韩伟业是某物流领域上市公司的全资企业,其所参与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仅为物业公司提供了智慧社区的基本解决方案和相关平台,还借此在小区提供了物流驿站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

其中的医疗健康服务,被认为或许是智慧社区应用的一种新思路。博韩伟业负责人张彦英介绍,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后,他们得以与物业合作,为小区居民提供全套的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将监测到的健康数据与相应的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打通,实现医疗资源引流和数据应用增值。甚至在某些市的试点项目,已经实现了相关费用与政府部门的医疗补贴打通。

上述珠海企业人士也表示,不同于在西安的销售策略,他们在珠海本地参与改造时,免费投入和维护设备,通过单元门广告投放、大数据对接、门禁卡销售等方式参与运营并获得收入。

对此,张永刚指出,目前,智慧社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为主的重资产模式,即物业或者开发商囊括了自有小区的基础设施、物业服务、智慧化应用等全流程的业务,但投资要求较大;而另一种则是轻资产模式,主要是平台企业,在智慧社区的基础平台上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从而开展社区服务。

不过,这种模式下,谁来投资搭建基础平台就成了问题。张永刚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由城市政府去主导建设智慧社区的基础平台,一方面是降低了智慧社区企业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统一数据接口和格式,方便社区管理各部门数据打通,从而使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够真正落实到社区一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