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 深圳长租公寓相关企业数量最多
今年以来,长租公寓行业“雷阵雨”频发,引起广泛关注。10月29日,新京报记者从天眼查了解到,我国与父母租房相关的企业有900多家,其中65%为有限责任公司,32%为个体工商户。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雷霆万钧”的长租公寓企业频频经历工商变革。
深圳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数量最多
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150家,接近排名第二的上海的两倍;上海、成都、北京也有50多家与长租公寓相关的企业。
从省份分布来看,广东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有近250家相关企业,其次是上海、四川、北京和陕西。
今年1-9月,与长租公寓相关的新企业超过110家
纵向来看,长租公寓虽然从无到有发展了10多年,但直到2014年底,行业才真正站到了风口浪尖。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长租公寓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首次突破100家,随后每年相关企业年度注册数量均在100家以上。截至今年9月,国内与租赁公寓相关的新企业已超过110家,但与2017 -2019年相比,增量有所下降。
经营异常的长租企业占比超过20%
因为它曾经是资本追逐的目标,也是长租公寓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常态。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2%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出现经营异常,近5%的企业受到行政处罚或存在严重违法行为。
同时,以工商登记为准,被注销或撤销的长租公寓相关企业约有170家,占相关企业总数的15%。
“频繁的工商变更”作为雷电前兆?
值得关注的是,据天眼查App显示,“电闪雷鸣”的长租公寓企业基本上工商变更频繁。例如,杭州石祥科技有限公司(超科的关联公司)和杭州优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自今年4月以来多次更换法定代表人或投资人。
对此,RealData高级分析师黄辉表示,长租公寓企业的经营稳定性与工商实体注册相关。中小企业频繁的工商变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务稳定性不足,企业尚未进入成熟的运营期。同时,租户和业主在选择品牌时也要注意。注册资本小、无实缴出资、工商变更频繁、经营纠纷多的中小长租企业,往往经营能力和品牌实力不足,需要考虑和规避风险。
事实上,长租公寓危机频频爆发,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对“低AG”和“长收短付”的做法持否定态度,未来将予以约束,客观上降低长租公寓的雷电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