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频道 > 滚动动态 >

松乳菇有毒吗(松乳菇)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松乳菇有毒吗,松乳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中文学名 松乳菇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松乳菇有毒吗,松乳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文学名 松乳菇 拉丁学名 Lactarius deliciosus (L. ex Fr.) Gray 分类地位 伞菌目、红菇科、乳菇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直径4-10(15)cm,扁半球形,中央粘状,伸展后下凹,边缘最初内卷,后平展,湿时粘,无毛,虾仁色,胡萝卜黄色或深橙色,有或没有色较明显的环带,后色变淡,伤变绿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

2、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卜黄色。

3、乳汁量少,桔红色,最后变绿色,菌褶与菌盖同色,稍密,近柄处分叉,褶间具横脉,直生或稍延生,伤或老后变绿色。

4、菌柄长2-5cm,粗0.7-2cm,近圆柱形或向基部渐细,有时具暗橙色凹窝,色同菌褶或更浅,伤变绿色,内部松软后变中空,菌柄切面先变橙红色,后变暗红色。

5、孢子印近米黄色。

6、孢子无色,广椭圆形,有疣和网纹,8-10(11)×7-8(9)μm。

7、囊体稀少,近梭形,40-65×4.7-7μm。

8、 生态习性 夏秋季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形成菌根。

9、 分布地区 浙江、香港、台湾、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安徽、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区。

10、 经济用途 可食用。

11、味道柔和后稍辛辣,味好。

12、往往产量大,便于收集、加工、销售。

13、另外报道子实体含橡胶物质。

14、此菌是外生菌根菌,可与松杉、铁杉、冷杉、高山松、马尾松形成菌根。

15、松乳菇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

16、由于人工栽培难度大,松乳菇人工驯化栽培很少报道。

17、笔者通过多年潜心研究,摸索出一套人工驯化栽培办法。

18、 一、形态特征 松乳菇菌盖宽4??10cm,扁半球形,中央脐肚伸展后往下凹,边缘最粗内卷后平展。

19、湿时沾、无毛、虾仁色、胡萝卜黄色。

20、伤变绿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乳汁桔红至酱红色,后变绿色。

21、味道稍辛辣,气味好闻,菌褶与菌盖同色,菌褶直生或稍延生,较密,近柄处分叉,褶间有横脉相连,受伤或老后变绿色,柄长2??5cm,粗1??2cm,近圆柱形中空,孢子椭圆或近圆形,有小疣和不完整网纹,8??10.5x6.5??7.5μm,孢子近米黄色。

22、 二、菌种制作 松乳菇与其它菇类相似,菌种通常有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23、母种培养基配制:母种培养基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24、配方一: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松针水1000m1;配方二:玉米粉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松针水10o0ml。

25、松针水必须要先把松针渗入水中煮后,再沥出来的水才能用。

26、松乳菇组织分离:取野外采摘野生鲜嫩菌株,形态要好,不变色,连根带土用白细布或白纸包住。

27、组织分离在接种箱内操作,取一小块菌盖与菌柄相交处,用接种针挑入试管斜面,轻轻压平。

28、由于松乳菇菌根属野性生物易碎,开始无需用刺激性太大的药物(如福尔马林),取种菇块要细心。

29、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完成全过程组织分离。

30、原种培养基配制:配方:松木屑78%,米糠或麦麸20%,糖、石膏粉各1%,另加少量松针水。

31、 栽培种的配制: 配方一:松木屑35%,玉米芯25%,松细沙土18%,谷壳10%,麦麸10%,复合肥2%; 配方二:松木屑45%,棉籽壳25%,松林土18%,麦麸10%,过磷酸钙1%,糖、石膏各0.5%。

32、 三、驯化栽培栽培时间一般在夏秋季。

33、采取野外撒播栽培,虽然简单,但菌种埋伏受气候影响,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如播种期长期干旱和长期大雨,会对刚入土菌种造成损害,发菌不良,但栽培的松乳菇的优点与野生菇相仿。

34、 野外播种,选自然生长松林地带25年以上,树林间长有少量茅草丛,抽出“t”沟槽播菌种,在松树根周围外,覆上地膜,盖上草和松针,待45d后检查菌丝是否萌发,如发现离菌种槽10??15cm处挖开土层如有菌丝形态,说明已发菌,这时候必须去掉地膜,让其自然生长,如遇雷雨天气,气候适宜,很快就会出菇。

35、开始现蕾大部分在抽槽周围,并且丛生菇比较多,往后菌丝扩散可以在松林周围普遍生长,它的生长与野生菌相似,一般在夏秋气温25℃??32℃之间大量出菇。

36、 在栽培过程中必须注意几点: 一是选择松林地带要有一定散射光,即二分阳光,八分阴凉; 二是松林播种一定要造成“t”沟槽下种覆土; 三是菌种使用期一般2年1次; 四是留心观察,精心管理,无需在松林喷洒药物,让它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