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坐金鞍调白羽全诗(偏坐金鞍调白羽)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偏坐金鞍调白羽全诗,偏坐金鞍调白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楼主你好!这首诗是王维的少年行(其三)以下是其文全部意思: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2、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3、 ——王维《少年行》(其三)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勇猛杀敌的少年游侠形象,表现了当时社会少年征战疆场的英雄气概。
4、全诗灵活运用典故和对比手法,侧重描写实战动态,基调慷慨,充满夸张色彩,渲染出壮美的气氛,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5、 虏骑:指敌骑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6、” ⑴词语:擘——分开,这里指用手拉弓 雕弧——刻着花纹的木弓。
7、 骑——骑兵千重——一层又一层,这里指敌方的骑兵很多。
8、 只似无——只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9、 ⑵句意:一少年能同时使用两张弓。
10、左右开弓。
11、外族入侵的骑兵一层层地围过来,他却只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12、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⑴词语:偏——侧着身子。
13、 金鞍——镶着金属装饰的马鞍。
14、 调白羽——把箭搭在弓弦上,调整好位置。
15、 单于——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这里泛指敌方骑兵的首领。
16、 ⑵句意:(这一少年)侧着身子坐在马鞍上,把弓箭调配好,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
17、 咏少年英雄,围绕“英雄”做文章。
18、首句状其射技超群。
19、诗人摄取了少年的一个造型:英雄力大无比,技高绝伦,可左右开弓,两手同时掰开两张硬弓。
20、如此技能自然令人刮目相看。
21、次句状其临阵胆气。
22、“虏骑千重”,少年英雄豪气冲天,闯将过去,如入无人之境。
23、这两句内容上互为因果,一个气贯斗牛、武艺高强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24、第三句摹其战斗风姿。
25、诗人以“金鞍”为映衬,镜头对准“偏坐”这一姿势,又以“调白羽”(箭在弦上)这一特写镜头,突出了诗中主人公的雄姿英发。
26、最后一句绘其赫赫战果。
27、借“五单于”纷纷被射下马鞍的画面,再现少年英雄所向无敌,杀得匈奴溃不成军的辉煌战绩。
28、全诗借助四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分别从少年的“技”、“胆”、“姿”、“绩”方面下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风凛凛、驰骋沙场、武艺超群、刚猛顽强、勇于杀敌、战功显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构思巧妙,令人赞叹不已。
29、显然,在这少年英雄的身上寄寓了诗人早年的理想、豪情。
30、不知道以上可是你想要的全部意思!。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