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孝文帝改革)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孝文帝改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整顿吏治:公元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2、变革税制:公元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3、颁俸禄制: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
4、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
5、所授公田不准买,离职时移交下任。
6、行均田制:公元485年(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
7、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
8、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
9、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
10、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
11、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12、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13、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4、”拓展资料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5、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16、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
17、《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
18、”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19、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20、参考资料:百度白科词条 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