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体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由于王XX的一条微博,一夜之间,网上开始大肆流行“私奔体”。
2、对“私奔”一词,现代人的通常理解是,青年男女的爱情得不到双方家庭的承认,然后二人悄悄地私自逃跑,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去了。
3、《现代汉语字典》中对“奔”的解释是:⒈奔走,急跑;⒉紧赶;赶忙或赶急事;⒊逃跑。对“私奔”一词的解释为:旧时指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4、《说文解字》中对“奔”的解释是:走也。从夭,贲省声。与走同意,俱从夭。这么看来,“私奔”一词中的“奔”是动词,就是“逃”的意思。而实际上,“奔”确实另有含义。《中华小字典》中对“奔”有这么一条解释:奔,……,三嫁娶不由媒氏为奔。《国语周语》:“有三女奔之。” 由此可知,“奔”还有他义。从这个解释看,“奔”是指没有经过媒人的说合而结婚,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现象。而且还引经据典,说《国语周语》里记载,周朝时就有三个女子私奔了,可见私奔的现象古已有之。这个字条也说明了媒人在古代婚姻中的作用。要弄清楚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了解中国古代特别是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西周制礼,并在礼的规范下,形成了影响中国三千多年的婚姻原则、婚姻成立的条件和有关婚姻解除的制度。西周时期,缔结婚姻有三大原则,即一夫一妻、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就是说,西周时期婚姻必须秉承“父母之命”,经过“媒妁之言”,即在宗法制度下,婚姻大事必须由父母主持,再加上媒人的搓合,才算循礼、合法,才能为宗族和社会所承认。未经父母、家长同意而行婚姻之事,谓之“淫奔”。
5、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必须有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就是婚姻关系的成立,必须要履行聘娶的“六礼”程序。所谓六礼程序,就是男女双方关于婚礼方面的六项仪式。具体包括: ⑴纳采,就是男方请媒氏带上礼物到女方家中提亲; ⑵问名,就是在女方家长同意议婚的情况下,男方家长请媒氏问明女子的生辰、身份,然后卜于祖庙以问凶吉; ⑶纳吉,就是在卜得吉兆以后,男家带礼物到女家确定缔结婚姻; ⑷纳征,也叫纳币,就是男家在女家同意缔结婚姻后,送彩礼到女家,正式确定婚姻; ⑸请期,就是男家带礼物到女家,和女家商量或者通告婚期; ⑹亲迎,就是在确定之日,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至此,婚姻始告完成,婚姻关系也最终成立。 “六礼”作为婚姻的形式要件,在古代宗法礼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六礼”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每个步骤都体现了父母(家长)和媒氏的意志,如果“六礼”不完备,便会从根本上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因此,婚姻的程序不完备而结婚的,也谓之“奔”。
6、至此,“奔”的含义就一目了然了:未经父母、家长同意而行婚姻之事,谓之“奔”;没有经过媒人的说合而结婚,谓之“奔”;“六礼”不备而结婚,亦谓之“奔”。因此,“私奔”是指不合宗法礼制而私自结婚,而不仅仅是指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当然,“私奔”的方式,完全可以采取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7、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时代,“私奔”一直以来都蒙着羞辱色彩和沉重阴影。“五四”运动以后,国人对“私奔”的道德评判才渐渐发生了转变,而今,“私奔”已经是一个久远的历史词语了。
8、《现代汉语词典》对“私奔”一词注释为:“旧时指女子私下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这注释有两处关键:一是私下,即不公开、隐密地进行;二则专用于指女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礼教社会中,夫为妻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性从未有过真正的自由。现代的人对这样的注释或许感到吃惊与不解,甚而觉得滑稽可笑。殊不知古往今来,人类特别是中国妇女对婚姻权的自主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渐进过程。爱如生死,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古人仰望这神圣,为了追求婚姻的自由,即使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强权压制下,也总有为爱而私奔、如飞蛾扑火般的刚烈与义无反顾。私奔由此而成为中国妇女向封建礼教抗争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它浸透了无数青春的激情、热血、泪水与渴望,最早撕裂了封建礼教的黑幕,闪耀出自由、爱情、人性的光芒。
9、《史记》中记载下的中国中国妇女私奔的第一例和第一人,便是私奔司马相如的、才貌双绝的卓文君。临邛因此而成为中国私奔的第一城名而闻海内外。文君作为“私奔与叛逆”、“自由与爱情”的代表人物,集聪慧、勇敢、“富贵不淫,贫*不移”的优秀品质为一身,是中国妇女自我意识最早的觉醒者和启蒙者,是向封建礼教与强权宣战,追求自由爱情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第一人。郭沫若对此曾赞誉道:“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卓文君是中国妇女的自由之神,是中国人的自由女神!
10、回溯2000多年前临邛古城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文君以“私奔”这一充满激情和极具叛逆的行动震惊了世人,不仅为追求自由爱情的人们点亮了希望之光。也为后世留下了张扬人性的宝贵精神财富。我总在想,太史公岂止为相如立传,他更是煞费苦心地为文君树碑。
11、卓文君的故事自始自终作为千古佳话流传。多少文人雅士、深宫怨女甚至普遍百姓无不籍此寄托、表现他们的向往与追求。历朝历代,关于文君和相如的诗词、绘画、戏曲层出不穷。唐代大诗人杜甫、李商隐、卢照邻等均留下了的美丽诗句;《孤本元明杂剧。私奔相如》最早将这一千古佳话搬上舞台;1923年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卓文君》;上个世纪70年代峨嵋电影制片厂让文君走上了银幕;最近央视又推出32集电视连续剧;邛崃籍著名画家徐恒瑜在上个世纪80年代饱含激情,挥毫泼墨创作六幅系列作品《文君私奔图》;诗人余光中在诗歌《大度山》中一遍又一遍地歌唱:卓文君死了两千年/春天还是春天。
12、古今中外, 爱情与自由始终超越国界和时空 ,文君的故事今天读来仍是那么令人震憾和感动。只要提到爱情,人们就不禁会想到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罗密欧和朱丽叶……自然,一提及邛崃,人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卓文君私奔的故事、爱情的见证文君井以及那飘香的美酒。
13、因为文君,“私奔”一词最终成为邛崃的标识与符号,也成为人类自由之爱的标识与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