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新房相比二手房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
原创 刘晓博
今天(11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哪些城市处于强势,哪些城市处于弱势,可谓一目了然。
下面本文将从“二手房价格”变动情况,来分析一下跌幅最大的10个城市。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统计局的这项统计,一直是对70个城市的追踪,虽然涵盖了大部分重点城市,但也遗漏了一些,比如苏州、东莞非常重要,但未被纳入。 跟新房相比,二手房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
这是因为新房受到越来越严格的价格管制,并不市场定价的。而二手房则是市场定价,关键是统计局是否能获得真实的交易数据。因为提供给政府的过户价,往往存在故意压低以避税的情况。但中介机构是掌握真实二手房成交数据的,只要统计局想要,是能获得的。 在这里,我们假设统计局获得了真实的二手房统计数据。
上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出的70个城市2020年10月二手房涨跌幅,对比的是去年同期。 由此可见,在过去一年里,牡丹江、南充、郑州、天津、贵阳、太原、北海、湛江、烟台、青岛的二手房跌幅最大。
仔细观察这些城市,你会发现: 第一,10个二手房跌幅最大的城市里,有6个是典型的北方城市,4个南方城市,也就是说北方楼市处于相对弱势。 第二,南方下跌的4个城市里,只有贵阳是高等级城市(省会),其他都是普通地级市。而北方下跌最多的6个城市里,4个是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只有牡丹江、烟台是普通地级市。这也显示出北方楼市的弱势。
牡丹江在过去一年里,二手房均价下跌了9.4%,是跌幅最大的,这首先跟牡丹江人口流失严重,有很大关系。此外,可能当地供应量也比较大。
至于天津、青岛、太原等城市,也是近年来经济挤水分比较“给力”的城市。这几个城市,都处于经济调整中,其中天津和太原调整得还比较深。 或许有读者会问:你不是常说,经济下行压力越大,房价越容易上涨吗?为什么这几个北方城市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这要从两方面看:第一,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被上级认为“在可承受范围内”,没有允许它们有明显放松举措;第二,这些跌幅大的城市,往往过去几年有天量的土地供应,产生了大量的新增住房要消化。这些城市的楼市库存量增长超过了全国水平,全国层面仍然在“补库存”,所以暂时不会出台“去库存”的政策,这些城市需要继续忍耐一段时间。
最近两年,国家也一直坚持房住不炒,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除了放宽落户限制,放宽人才购房,很难有全面的取消限价、限购的措施。其实如果天津、郑州、青岛、济南取消限购,还是会吸引来大量购买力的,尤其是天津。
房价的涨跌,原因非常复杂。不是说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资金增长得好,房价就一定会涨;也不是说没有增长,房价就一定会跌。供求关系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经济并不算好的城市,比如银川、唐山,房价也能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过去几年土地供应量偏少。而那些持续不振的城市,比如天津、郑州,跟过去几年土地供应量大有密切关系。
经济增长和人口趋势,会影响房价的中长期走势,但有时候会被短期供求的剧烈波动所“扰动”。 过去一年里,二手房涨幅最大的11个城市是:深圳、唐山、银川、沈阳、成都、西宁、宁波、徐州、杭州、丹东(广州与丹东并列第十)。 很显然,这里面遗漏了东莞,因为东莞没有纳入70城名单。
仔细研究11个涨幅最大的城市,唐山、银川、沈阳、丹东的出现,估计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三个城市基本上处于中国的“铁锈地带”,理论上不应该涨幅这么大。 但正如我刚刚说的那样,影响房价短期走势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地方政府可以控制土地供应量,可以控制限购限售政策,他们是有能力的让房价波动的。
即便是人口、资金增长很好的深圳,过去1年的大涨,其实也跟去年11月11日取消豪宅税有关。如果没有去年那一波放松,不会有2020年上半年深圳房价的大涨。当然,现在豪宅税又恢复了,调控又收紧了。 去年大湾区之所以有一波楼市的放松,跟香港去年持续发生“社会事件”有密切关系,是一种对冲政策。
但这一波对冲政策,对每个城市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深圳涨幅最大(中央给了两轮大礼包)、东莞其次,惠州第三。广州其实涨幅未必有惠州大。 目前来看,中国楼市仍然处于“南暖北凉”的格局下。北方只有北京、唐山、沈阳、丹东等少数城市比较温暖,大部分是偏冷的。但随着北京的回暖,市场状况将有积极的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城市,都承受不住长达三四年的楼市冬天。 此外,上海市场明显在回暖。
上海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仍然是负数,是四大一线城市里唯一没有转正的,也是卖地金额高居榜首的。北京卖地收入位居一线城市第二,而且今年取消了土地限价。这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自己体会,做出判断。 我个人认为,北京、上海、郑州、青岛、济南、太原等城市,现在都是买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