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输格局”。如何打破传统思维,直击行业痛点?
虚假房源泛滥、看房效率低下、成交价格失真等问题一直让房地产中介行业饱受诟病,传统经纪行业、经纪人、消费者长期处于“三输格局”。如何打破传统思维,直击行业痛点?处在互联网变革中的房地产中介行业,近期刮来一股新风,“新经纪时代”这一概念被业界首次提出,倡导“用户主权、信息真实、分工合作、平台驱动”,从理念上解决行业之困。
新经纪时代
长期以来,中介行业以虚假房源招来客户,以有限的房源耗费客户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期间存在个人信息被泄露或贩卖的风险,还不算“黑中介”的存在……凡此种种,无不消磨着消费者对中介行业的信心。
在互联网时代,免费或低成本交易深入人心,只要真正做到解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期待的产品或服务,总能令消费者心满意足地为之买单。在零售、出行、外卖等领域,互联网正打破传统边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真实有效的服务。而这一东风,即将刮向几乎在原地禁锢十几年的中介行业。
2018年7月23日,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8届年会论坛上,贝壳找房首席经济学家、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提出,经纪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进化,目前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新经纪时代”,其核心特点是“用户主权、信息真实、分工合作、平台驱动”。
贝壳找房首席经济学家、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
何为“用户主权”?杨现领指出,这是指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的主动权增加,对信息和服务的理性识别能力增强,优质服务获得更多的溢价。
这一点颇为重要。也就是说,行业正在面对的是越来越聪明的消费者,以往的老一套对新一代消费者可能不管用了,如果做不到信息真实、诚信服务,必将被消费者快速抛弃。反之,优秀的服务可以获得用户更多青睐,消费者也愿意为溢价买单。由此,信息真实当然也是新经纪时代的首要必需品。
对于分工合作和平台驱动,杨现领指出,类似阿里巴巴用一个网络平台改变了零售业,这一趋势也将在房产经纪行业重演。未来会出现一个或多个信息与交易服务的平台,集中资源进行配置,经纪人通过在这样的平台下实现单边运营、多边合作,创造合作分工体系,分节点创造收益,推动经纪人职业化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过去人们总站在消费者、品牌公司的角度去思考中介行业,反而忽视了从事这个庞大行业的最基本、最底部的人员,似乎他们本来就该牺牲自我利益。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我们经常站在公司的角度问,经纪人是什么?员工?客户?或者是产品?未来,也许应该站在经纪人的角度问,对于经纪人而言,经纪公司到底是什么?雇主、管理者、品牌、投资者、合伙人?公司怎么样才能为经纪人创造价值?这才是根本的问题。”杨现领指出,在新经纪时代,经纪人与企业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
“从产业趋势看,本质是经纪人在购买公司服务,谁为经纪人提供价值,谁才有价值。某种程度上,只有公司成为经纪人的服务方、合伙人或者投资人,整个行业的底层组织生态,以及相应的激励方式才能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激励才能取代惩罚成为主流的管理方式。原则上,也只用激励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个体发挥出创造性。”
在经纪人和消费者之间,欺骗、背叛、切单、切客,短期利益、成交为王等现象并不少见,这并非因为经纪人天然是“坏人”,而是因为在恶性市场竞争下,经纪人的基本权利、底层产权得不到保护,造成的“囚徒困境”。如果有真实透明、按节点创造收益的平台存在,那么不忽悠、不欺骗、互相合作、互相信任,也必将成为大多数经纪人的选择。
新经纪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它所期待的,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要素生产率,提升全行业总体性的投入产出比。对市场而言,是让其变得有序、健康、高效、自我迭代,这无疑也符合消费者的期待。
自我革命
如果说传统线下中介店面看房买房是1.0时代,那么互联网房产信息聚合平台就是2.0时代,而现在已经进入到VR看房、直播间看房、视频看房等3.0时代,房源愈来愈趋向真实的呈现。曾经虚假房源信息泛滥、鱼龙混杂的传统平台将终结,新经纪时代似乎将为新平台的崛起孕育“栖身之所”。
2018年2月28日,起源于链家网的贝壳找房上线,为的就是建造一个行业平台,经纪人与经纪公司皆可入驻,链家品牌的房源也将全部入驻。就像在京东平台上,京东自营和第三方平台共存。“公司规模不同,目标不同,小公司的痛点是如何扩张,中型公司的痛点是做互联网系统,一个好的平台应该帮助公司解决这些痛点。”杨现领说。
他进一步指出,在今天的行业生态下,一家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往往什么都要做,十节甘蔗全部吃完。“其实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做全产业链的能力,平台可以做到集中突破,在几节甘蔗上创造最大的价值。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形成生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贝壳的横空出世,引起了行业极大的关注,而在业内领头企业的觉醒下,新经纪时代理念顺势提出。未来,这个以“用户主权、信息真实、分工合作、平台驱动”的新经纪时代,或将给行业、给消费者,最重要的是给经纪人群体自己,带来最大的收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