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房房价跌幅较大的十大城市中 廊坊跌8.4%居首
一到年底,就会出现很多这样的论调:“年底是买房的最好时机”、“年底不买房,一年又白忙”?
无疑,年底了,开发商进入业绩冲刺阶段,货量都比较充足,打折促销也较多,可供挑选的房源范围广,没准能拿到的折扣也大。
且不说年底买房是否合适时机,毕竟没有标准答案,但要等LPR下调或者等房价降的购房者,估计得再想想了。
其实刚需买房并没有所谓的好时机一说,遇到合适的就可以买了。
LPR,连续八个月“原地踏步”。
12月21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的LPR,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月持平。
我们来看下今年的LPR报价。
1年期LPR在1月保持不变,2月下调10个基点,3月按兵不动,4月下调20个基点,5月至12月均保持不变,累计下调30个基点;去年8月首度亮相的5年期LPR在今年的12次报价中累积下调15个基点,1月按兵不动,2月下调5个基点,3月保持不变,4月则下调了10个基点,5月至今保持不变。
就是说,自今年5月至今,LPR已经连续8个月不变了,后续下跌的可能性更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刚需购房者还有必要继续等待下去吗?
最近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房住不炒又提及了。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看到没,楼市还得稳,房价大涨大跌其实不行的。
会议明确,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今年包括深圳、上海等大城市抢房源现象比较明显,这些其实都得坚决不允许了,大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估计也会抑制住。
各类炒房需求肯定也会被打压的,包括此前深圳的代持购房的行为。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楼市过热的城市都相继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很多城市也加码了调控,目前就是要稳。
大热的现象肯定就不会再允许出现了。
希望房价大跌再入市的,估计也会希望落空。
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11月房价情况。36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28城下跌,下跌数量创今年最高。
比如说11月,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1%,和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为4.0%。目前环比涨幅数据连续3个月收窄,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收窄。
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方面,北京下降0.1%,上海和深圳持平,广州上涨0.9%。4个一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广州涨幅明显,二手房涨幅第一,新建商品住宅涨幅第二。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调查数据,2020年11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5755元/㎡,环比上涨0.32%,涨幅较上月收窄0.08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63%,涨幅较上月扩大0.11个百分点。
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448元/㎡,环比上涨0.29%,涨幅较上月扩大0.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70%,涨幅较上月扩大0.3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房价涨幅正在变小,其实房价还是在涨的。
在分城施策之下,可以预见,未来,房价将进一步回归理性。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楼市平稳健康发展下,追涨杀跌都不可取,适合自己的,看好就其实就可以出手了。
俗话说得好,刚需一族没有什么买房好时机,到时候了就买,什么时候都是买房好时机。
只有投资者和炒房客,才会十分关注买房好时机,不是什么时候他们都敢去投资的。
话说回来,不少人买房还是会看得较为长远了,毕竟买了房还是会担心房价的涨幅情况。
买房要瞄准核心城市,有强大产业支撑、人口有增长,经济向好的城市肯定是首选,像长三角、大湾区两大都市圈、四大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等等。
目前,所有城市群之内,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估计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了,能量也比较大,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这些城市的核心地段、有潜力的地段,肯定也是一个优选项。
那些房价下跌的城市,选择时估计也得多点心眼了。
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二手房市场城市榜单显示,二手房房价跌幅较大的十大城市中,廊坊跌8.4%居首,青岛(-3.8%)、济南(-3.4%)紧随其后。
郑州、贵阳、天津、石家庄、长春、北京均有不同幅度的跌幅。
近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0)》也显示,廊坊、青岛、天津、济南、石家庄等9城距最高点房价调整幅度均在15%以上(来源:国民经略)。
廊坊(-46.9%)、青岛(-22.8%)、天津(-21.8%)、肇庆(-19.3%)、石家庄(-18%)、济南(-17.5%)、北京(-15.8%)、西双版纳(-15.4%)、保定(-13.8%)、北海(-13.2%)、郑州(-13.1%)、中山(-11.9%)。
从两大机构的数据,不难看出,廊坊、青岛、天津、济南、石家庄、郑州、中山、北京房价是下跌的。
有意思的是,这些房价下跌城市大部分属于北方城市。
的确,北方经济竞争力的下滑正在逐步扩大,已经开始从东北逐渐扩散到河北、河南、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