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资讯:外债余额回升去进程接近尾声
不一样的楼市观察助力科创新城潮流生活,精选每日楼市及时动态、文章等信息。为您提供最新资讯,把握行情快速出击。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最新的楼盘资讯。
9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92127亿元,全口径外债余额环比增长2%。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39366亿元人民币(等值5936亿美元),占43%;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52761亿元人民币(等值7957亿美元),占57%。本币外债和之前相比在扩大,人民币贡献更多。
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回升,外债去进程接近尾声。
“初步逆转了2015年二季度以来外债总规模持续下降的态势,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外债去进程接近尾声。”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16年6月末外债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
从2015年外债变动看,除6月末外债余额有小幅上升外,2015年9月末和12月末的外债余额环比分别下降8.9%和7.4%。2016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降幅放缓,环比下降3.6%。至2016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环比增长2%。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比较强烈,很多企业选择减少美元负债。一方面不在境外融资,另一方面1月份加速偿还境外债务,我国企业债务率下降。”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外债规模将企稳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员赵庆明表示,我国外债中主要是美元。去年年初随着美国QE逐步退出,伴随着美元加息预期,美元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去年8月11日新汇改后,人民币出现贬值,综合来看,企业发外债成本相应提高,是当时外债去的主要原因。
“近期,境外融资规模提高。由于美联储加息不断缺席,美元债务成本相对较低。我国境内相关政策也鼓励发美元债,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发美元债,可以规避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风险。”温彬说。
2016年4月底,外管局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自2016年5月3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允许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
随后,外汇局进一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完善真实性审核的通知》,允许中资非金融企业借用的外债资金按现行外商企业外债管理规定结汇使用。6月,外汇局全面实施企业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管理,允许企业自由选择外债资金结汇时机,对资本项目收入的使用实施统一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大幅缩减相关负面清单。
“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进一步企稳。根据2016年以来我国全口径外债的变动趋势,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随着外债管理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而进一步企稳。”外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
赵庆明表示,目前来看美元相对去年12月初贬值,未来人民币虽然有贬值预期,但贬值幅度不大,美元利率仍然较低,企业发外债比较划算,未来外债规模还将上升。
人民币国际化助力外债去
赵庆明表示,近期外债规模上升与人民币国际化有一定关系。由于外债是全口径的,其中也包含人民币,与境外市场离岸人民币资产变多有关。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39366亿元人民币(等值5936亿美元),占43%;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52761亿元人民币(等值7957亿美元),占57%。“本币外债余额占43%,本币外债和之前相比在扩大,人民币贡献更多。离岸市场人民币的主要使用者是国内的大企业,离岸人民币利率以及债息都比在岸低。”赵庆明指出。
此外温彬认为,美联储加息是目前金融市场上大的不确定因素,美元加息后,整个境外发债的成本将提高。目前中资企业境外发债规模上升,部分企业担心未来美元利率上升,所以现在抓紧时间发债,在加息周期里锁定美元债利率成本。在美元利率上升周期的低位发债,有利于企业节约财务成本。
随着国内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行业进一步出清,针对国外者对于中资企业发行海外债券的认购情况,温彬表示,国外者更看重国内企业在国际评级机构中的信用等级,以及收益率的考虑,此外国外者也关心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如果波动较大,利率收益能不能覆盖贬值也是国外者关注的重点。
温彬认为,未来企业为了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应该不会单纯通过财务手段降低美元债务,而是通过实际并购等需求,进行正常的融资,未来外债规模将比较平稳。
未来人民币虽然有贬值预期,但贬值幅度不大,美元利率仍然较低,企业发外债比较划算,企业可以通过实际并购等需求,进行正常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