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重庆还能发展同一个产业吗
城市的单一发展非常有限。今天,中国已经到了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格局的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明路表示,是时候提出城市圈概念了,然后是经济圈,然后是以大都市为核心的都市圈。
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以来,“一体化”、“打破行政壁垒”等概念频频被提及。在这方面,过去一年最具突破性的事件之一,应该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终于“扶正”了。
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之后,中国西部正式开始打造新的增长极。现在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成渝应该如何向评委诉说处理好他们的新关系?对此,城市进化和明路聊了聊。
去年10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启动。明路教了80名来自重庆和四川的领导干部。
在他看来,成渝发展必须提高眼光,站在第四极格局,共同热身,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去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关键。
成渝“一城独大”是坏事吗?
城市进化论:常说成渝地区存在“一城独大”的现象。这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需要改进?
明路:成都,包括上海、北京等城市,是一个行政辖区,但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都市圈。当人口增长无法容纳时,中心城市将开始带动周边郊区和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进而成为都市圈。
在国际上,大城市发展成都都市圈是普遍的经济规律,也是中心城市带动其他中小城市发展的典范。在中国,这些地方被定义为地级市或直辖市,所以看似“一城独大”,实则是多个城市的组合。
就成渝双城经济圈而言,成都自身要成长,重庆自身也要成长,带动周边发展。但在地理位置上,成都和重庆“不够近,也不够远”。再往前走一点,比如成都、Xi安,双城经济圈就没有问题了。如果再近一点,比如说三五十公里,就会连在一起。
那怎么办?它是通过增强互联互通来促进其物流、人流和信息流,进而在双城经济圈中逐步形成两种相互重要的双城格局,但又存在分工协作的发展机制。比如最近的“十四五”期间,我注意到重庆和重庆之间的协调比较多,比如规划上的相互沟通。
城市进化论:在成渝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中,常说“双核占优,两翼弱”。如何理解成渝与周边城市的关系?
明路:其实双城经济圈形成的双核很强,人口和产业密度呈现梯度下降是很正常的。所谓“弱翼”本身就反映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的传统认识。制造业和服务业集中在重庆和成都这两个中心城市,人口集中在制造业所在的地方。
这时,两翼所谓的“震动”是什么?我一直强调要看人均。(成都、重庆以外的人少了之后)这个地方从农业逐渐变成了大农场,或者从事旅游业。随着产值上升,人口减少,人均会增加。
制造业和服务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可以提供旅游等休闲产业。中部的人们
城市进化论:成都和重庆发展阶段相似,甚至支柱产业重叠。如何理解两市的竞争与合作?
明路:如果政府的职能还是直接吸引投资,——的发展模式不变,行业同质化竞争难以化解。我们经常说分工,但最后的结果是,你要车,我要车,你要旅游,我要旅游。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从直接招商引资转变为创造招商引资条件和改善营商环境。
特别是成都和重庆要考虑的不是两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成渝地区的双城经济圈,以此来标杆中国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缩小与它们的发展差距。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些什么?即在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抱团预热,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这时,你会发现两地政府将从竞争走向合作。
比如在长三角,一个城市很容易在一体化的基础上举办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论坛展会。但是,如果说到西部,成都和重庆举办自己的展览会非常困难。有没有可能举办一个西部论坛或者展览一起做,或者今年放在成都,明年放在重庆?
当政府进行吸引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你会发现这些(恶性
竞争的)问题全部迎刃而解。政府应该做的事可以一起做,硬件基础设施比如轨道交通,软件基础设施比如说前面说的展会、活动,还有一些政策的协调,包括招商引资的政策。在中国经济的这个阶段,成渝一方面要面向全球化,一方面它要成为国内第四极,在这种格局下看,你才能让两个城市走向双城合作,而不是竞争的模式。然后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这种事情越早提出越好。
坦率讲,长三角现在都在讲一体化,上海都要打破跟其他城市的边界了,苏州也在讲全面对接上海,如果重庆和成都这一波赶不上的话,差距会越来越大。
城市进化论:那么成都和重庆还可以去发展同样的产业吗?
陆铭:如果现在有两家龙头企业,一家选在重庆,一家选在成都,然后各自让自己的配套企业在周围集聚,我觉得没问题。西部有两个制造汽车的城市没什么不好。
比如上海嘉定有一汽大众,然后临港来了特斯拉,特斯拉给临港带来很多上游的配套企业,所以上海在半径100公里不到的范围内,有两个汽车生产中心。这不就跟重庆和成都的关系差不多吗?
但这个事情基本是市场主导的,政府有没有发挥作用?有发挥一点作用,在特斯拉在落地时,青浦这边土地管制比较紧,临港新城土地相对来说比较松,又接近于港口,符合特斯拉出口需求,一谈它就到临港落地了。这才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如果只有一家企业做汽车,必须要在重庆和成都选一个地方落户。那么比较良性的状态是其中一个城市专门做汽车,另一个城市就做别的,分工自然形成。这个过程也是企业主导。
又或者说两家龙头企业要同时选址了,他们要待在一起还是分开,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政府不能说硬来,走向我们所谓“熟悉的配方”——你免税我也免税,你补贴我补贴,这其实是双输的格局。
我觉得还是发展的思维方式要转变,让企业在选址方面有更多的自己的灵活性,反而有助于形成双城之间的协调和分工。从我的第三方观察来看,两个城市也是有各自特点的。比如重庆的产业结构更偏向我们所说的重工业,成都(的优势)更在于大学资源、文体产业、动漫软件这些。
所以我想今天的产业格局,从一个角度来讲是存在很重合的现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真的稍微放手市场一点,其实可能未来就会走向分工。如果今天不放手,反而就会导致恶性竞争的情况。
所以我的意见是政府应该做的事一起去做,比如说成渝在招商引资过程当中有统一的税收,在土地方面有统一的规划,还有交通基建等内外联通做好,其他的事情我觉得稍微放松,反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时代变了,思维要超前一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城市进化论:当下经济发展是否到了政府要转变职能的阶段?
陆铭:经济发展阶段在不断变化,政府也不能用老的职能来适应新的方向,接下来中国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服务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但我们地方政府还老盯着制造业。实际上,哪怕制造业本身也会越来越服务化,比如要讲工业设计。它不是原来的概念——把厂开在这里就好了,你得想我去做服务+的这些人在哪?做大数据分析的,要有大数据分析的人才;搞工业设计的,要有工业设计的人才。
那么,怎么能让这些人在这里住下来?就这么几件事儿,住房、教育、空气质量、消费活力、服务的多样性等等。接下来,中国各个城市之间拼的实际上是综合生活品质。也就是说,现在已不是原来那种靠低成本来竞争的路线了,政府思维要切换,时代变了,地方政府要稍微超前一点。
城市进化论:很多城市都意识到宜居的重要性,但宜居的概念仍需要探索。一些城市在新区建设大马路、大公园和宽阔的绿化带,增加蓝绿空间占比,这代表宜居吗?
陆铭:如果把大城市的宜居理解为宽马路、大公园,未来肯定会做死掉的。到了服务业为主、创新为主、科技产业越来越重要的阶段,人口密度非常重要。这时候城市的宜居和绿化,要有高密度的办公楼和街区,点状分布的公园穿插在里面,办公和住宅也要有配比。
这样可以做到什么?首先是职住平衡。比如在科技园里工作的人,特别是那些未婚的青年,就可以住在旁边的公寓,上班很近,加班到半夜,回家马上倒头就睡。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于做创新的科技园区。在高密度的大城市也有很多新的绿化方式,比如在楼宇阳台、屋顶、外立面这些地方布局绿化。
要补充一点,大城市的宜居和小城市的宜居,不是同一个概念。大城市要找到不危害生态、不危害产业发展、也不危害服务业发展的宜居道路。但小城市不一样,因为功能不一样,有的城市自己就是一个旅游城市,它的公园可能就很大,也可以有大面积的低密度社区满足高收入阶层的居住。但大城市不能这样,大城市走这种模式都会成为“死城”。
对于成渝来说,现在基础还是不错,像成都的娱乐业、文创业等等。但如果把它的城市空间硬生生搞成低密度,这个城市就没活力了。
在考虑城市宜居时候,还要想一个问题。现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话语权基本掌握在60、 70后手里,我自己也是70后。但千万不要以60、 70后的眼光来设计未来的城市。我们这一代人,很多是出生在农村,再进到城市里来,希望在城市里过农村的生活,希望有大房子。
城市建设不是今天建、明天就好了,给你15年时间,到2035年我们都已经退休了,90后45岁了。现在设计的城市是为45岁的90后服务。你要想90后的需求是什么?中国的大城市房价已经高到这个程度,90后不是要买大房子的一代,想买也买不起了。
90后会干嘛?他们宁愿接受小房子,但一定要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消费(比如市中心),能让我生活得比60、70后的人更有滋有味。特别是大城市里,可能有90后想好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就准备一辈子租房子,对吧?但是在生活其他方面不能少,比如咖啡、唱K、旅游。接下来的城市是为他们设计的,这种代际的变化就非常重要。
重庆和成都生活方面还是有优势的,不要把这个优势给忽略了,再去建什么宽马路,现在广州、深圳等很多先进城市已经在补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成渝未来是要跟这些城市一起竞争的。人家已经做2.0了,你不要去模仿1.0。
城市进化论:如果发展高密度,是否更考验一个地方治理管理能力?
陆铭:高密度其实更有利于城市管理,以路灯和窨井盖为例,在高密度地方,如果有一个窨井盖坏了,旁边的城管大队马上可以来修,如果在低密度的地方,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最近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高密度的街区实际上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些都要重新理解城市发展的机理。
城市进化论:对比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的有关内容,10月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新增了表述“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这可以理解为是您上面提到的思维转变吗?
陆铭:我不能说纲要就是这个意思,但我希望是这样理解。什么叫内涵式发展?以我们政府的惯性来讲,就是要改善空气质量、要提高研发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但还没想到城市空间格局。而这些东西在我看来都是(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的)结果。
如果不把我刚刚说的比如基础设施、密度、商办楼和住宅楼配比等等做好,上面讲的那些目标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建一个跨地域的规划协调机制
图片来源:摄图网
城市进化论:总结一下,你认为“十四五”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应该去着力解决的东西是什么?
陆铭:我认为是两个。第一是硬件,应该要进一步加强连通性。我最近看到一个车流的数据,到今天成渝的车流放在全国比较并不算很多。那么从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方面还要加强连通性。
第二我觉得跟上海面临的问题一样,要建立跨省界的协调机制。现在上海在通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来打通,也有一个办公室在做统一的规划。十四五期间,我觉得成都、重庆也要好好研究,有哪些问题需要在两个城市上嫁接一个东西来解决?
十四五期间,我认为解决整个中国都要解决行政边界对于市场一体化的分割问题。其中两个地方最困难,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成渝,因为都跨省边界了。正好重庆和成都也都比较强,解决不好,反而可能加剧市场分割。所以我觉得成渝在软件上要建一个跨地域的规划和协调机制,如果只是普通的联席会议还不行,要非常清楚地落实到具体的问题。
举个例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会成为多少人?未来要有多少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两个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怎么建?每一个城市单体内部的地铁怎么建?还有公共服务。
最后一件事,人口流动能不能做到?别的先不说,成都和重庆之间应该户籍互认。比如说我在成都要去重庆投资,孩子的上学问题能解决吗?如果做到了,才叫做真正的双城经济圈(编者注:今日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已指出,将推进户口迁移便利化及居住证互通互认)。
珠三角(特别是广州)已经在探索城市群内落户异地累计年限互认了,别人在制度上走一步,你要走两步,你比他还超前,才可以缩小差距,否则只会差距越来越大。
文字 | 朱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