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频道 > 精选知识 >

怎么学白话?(白话学习)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怎么学白话?,白话学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用唱歌的方法学得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怎么学白话?,白话学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用唱歌的方法学得最快。

2、白话和文言 中国五四运动前,语文分为文言和白话。

3、在读音方面,可以分为读书音和白话音;在文体(包括词汇和语法)方面,可以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

4、白话音,实际上就是民间的方言,和读书音(如《广韵音》《洪武正韵》)相对;白话文,是相对文言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有区别的。

5、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和白话之分。

6、文言,是官方的表达形式,是公卿文人的语言和文体形式。

7、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

8、相比之下,文言比白话更加严谨、规范和有逻辑。

9、 由于古代没有录音机等设备,我们最初了解古代的文体形式--文言文。

10、但是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深入,我们也意识到:在古代,官方口头用语也并非是首都当地的白话,而是有专门的正音标准的,这就是读书音。

11、例如,在明朝的时候,官方的书面语言是文言文,官方的口头语言是以当时南京白话为基础的《洪武正韵》这本书为参考。

12、显然,《洪武正韵》的发音体系比当时任何一种方言都显得更加规范和严谨。

13、 至于平民百姓,他们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来作为日常会话。

14、他们说的都是当地的白话。

15、但同样不能说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

16、中国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

17、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

18、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

19、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20、编辑本段汉语主要白话 古代白话没有标准,由于汉语各地的方言差异,衍生出多种白话。

21、在清代之后戏曲的流行以及地区之间交流开始逐渐频繁,最早被人们广泛认识到并认可的主要有韵白、京白、苏白、广白四种,也称四大白话。

22、 韵白指的是中州韵,相当于明代主流官话《洪武正韵》,听感类似于湖北话、湖南话和广东话的杂糅,是明代的中原主流的官话。

23、清军入关后不久,将北京话作为官方用语,所以这种白话的出现也就越来越少。

24、在清代主要使用于戏曲当中。

25、 京白是以清代的北京话为准。

26、因为当时满清入关后,新的官话已经取代了明代旧的官话。

27、包括在戏曲念白中,虽然存在一些老的韵白,但是更多的是使用新的官话唱的。

28、 苏白是以清代的苏州话为准,苏白在当时江浙还是比较流行的。

29、 广白是以清代的广州话为准,主要在两广地区流行。

30、 实际上,在清代,也存在其他的方言区,如闽语白话(闽白)、客家白话(客白)也是长期存在的,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南方方言的白话没有得到广泛流传,也就缺乏主流的认同,故只有四大白话。

31、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北方方言是独立的白话,如南京白话、太原白话等等,但是往往会被认为是不标准的京白而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32、 除了生活中使用白话,白话也可以出现在戏剧中:例如京剧中有两种念白使用,京白、韵白,昆曲有韵白和苏白,越剧使用苏白,粤剧使用广白;白话也可以出现在小说中,例如四大名著、《何典》。

33、不过,这里的京白、苏白、广白不是指北京话、苏州话和广州话,而是指广义的北方话、吴语和粤语。

34、例如在小说中如《海上花列传》中的对话是发生在上海的,但是却也是苏白;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京白苏白皆有,但却不是北京话、苏州话;四大小说以京白为主,《红楼梦》对话中也有部分也苏白,但是发生的事件不在北京;越剧使用苏白但不是苏州话,而是以嵊州话为基础的越剧音。

35、 清代末,出现了汉语标准音,那么其他“白话”这个称呼就为“方言”所取代。

36、当了现在,“白话”这个名词也就专门用作指清代的方言。

37、在戏曲中,还存在白话的叫法,指的是清代当时的方言。

38、比如,京剧当中的“京白”就是指清代的北京话,比如京白“笑”这个字读作“siao”,而北京话读作“xiao”。

39、编辑本段方言 . 粤语使用地区的居民将粤语及粤语子方言称为白话。

40、例如:“广州白话“,“佛山白话”、“梧州白话”,“南宁白话”等等。

41、一般来说,由于广州的历史、地域、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故把广州白话定为粤语的标准语。

42、编辑本段南宁白话概述 南宁白话最早是在清朝时做为地方官语传入南宁。

43、后来两地的商人也渐渐运用白话,白话才开始在民间发展。

44、学术上公认南宁白话属于粤语的邕浔方言片,是粤语的子方言,这主要因为广西南宁是多民族地区也有很多方言。

45、所以发展出了和粤语近似又不同的南宁白话。

46、渊源 “白话”一词在广西和广东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白话文,另一种指粤语。

47、这里所说的白话指粤语。

48、广西地区由于少数民族较多,语言构成比较复杂,所以在一些大区域内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言以方便交流,广西北部基本上用桂柳话,南宁市在1997年实行推普运动后,普及普通话,现在市区和郊县都已经普遍通行普通话。

49、但是这种普通话是夹杂有粤语,壮语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变体。

50、有外地人称之为“南宁普通话”。

51、史记记载 《史记》载,秦灭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52、秦始皇征召来的这些逃亡人(逋亡人),讨不起媳妇而被迫去上门的穷家子弟(赘婿)以及做买卖的商人(贾人)就是最早成批来到广东、广西的开拓者。

53、秦开36郡之中,桂林、象郡大部分在今广西境内。

54、秦始皇开辟这三郡的目的之一是“适遣戍”,即作为惩罚手段把这些人遣送到南方来守边御敌。

55、这批人号称“五十万人守五岭”,是如今操粤方言者的先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6、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灭越,也是一次较大的军事行动。

57、从三国到西晋、东晋,中原战乱频仍,迫使大量的汉人南迁,其中不少人陆续来到广东、广西。

58、元代的战乱,也促使大批汉人南下。

59、明、清两代,汉人进入两广有增无减。

60、 白话是中原汉人南迁至广东形成的方言。

61、广东人为了经商沿西江而上,到南宁定居,于是,南宁就有了白话。

62、广东白话形成却较晚。

63、明代的南宁城很小,城里以说平话为主,在官府衙门里则通行官话。

64、这时的白话势力还很小。

65、到了清代,下廓街官话是南宁普遍使用的方言。

66、后来,广东人西迁的多了,南宁市区逐步变成白话的天下,平话则退居郊区,而下廓街官话则被“压缩”到一两条街上去了。

67、白话与粤语 虽然广西地区的白话与粤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68、南宁地区乃至广西南部、中部、东部等广大地区(防城港,百色、南宁、钦州、北海、凭祥、贺州、崇左、梧州、玉林等地区),都属于粤语语系区。

69、这些地区占广西面积近半,人口占广西一半以上,本质上属岭南文化的范围,南宁白话属粤语语系中的邕浔粤语,语音与钦廉一带粤语接近,主要流行于邕江、浔江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市及邕宁县、崇左县、宁明县、横县、平南县等县城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以南宁白话为代表。

70、虽然南宁白话语音方面和标准粤语(广州话)有些差别,但和广东讲粤语的人士沟通基本上没问题的。

71、可以说,南宁(邕)传统文化和广东(粤)一脉相承,同一渊源,语言便是一个例证。

72、南宁原来的“南宁官话” 南宁民间有一种语言叫“南宁官话”,讲话口音很特别,如今会说者不足百人--- 有一种方言,乍一听像桂柳话,仔细听又夹杂着粤语,这到底是什么话呢?南宁很多人是闻所未闻,可就是这种方言,被语言学家称为濒危方言。

73、这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光一时的“南宁官话”(也称邕州官话),当时普及程度就像现在的粤语一样。

74、眼下,广西语言学家正在专门对这种濒危方言进行研究,以拯救这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75、风光一时的“南宁官话” 为揭开这种濒危方言的“传奇身世”,记者几经周折,近日在南宁市中尧路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该语言的“新闻发言人”--雷达伦老人。

76、据悉,今年80岁高龄的雷达伦老人,是目前还健在的岁数最大而且会说这种话的老人之一。

77、 雷达伦老人告诉记者,这种濒危语言以前叫做“下郭街话”,因为上个世纪20年代南宁下郭街(今临江路)以及周边一带的居民都讲这种话,后来这种话也被叫做“南宁官话”(邕州官话)。

78、谈到“南宁官话”的历史渊源,雷达伦老人称:相传宋朝年间,广西的侬智高造反,朝廷派出狄青部队到广西平反,平定叛乱后,这支狄青部队的一个分支留守在南宁,久而久之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

79、 记者还向广西语言学会的老会长刘村汉了解到,清末明初,随着商业的兴盛,有了各种形式的曲艺,广西南部的曲艺普遍采用“南宁官话”作为舞台语言广为传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南宁地方戏--邕剧。

80、据有关历史考证,邕剧也是采用此语言来道白的。

81、可见,当时的下郭街话曾风行一时,因此被尊为“南宁官话”。

82、 采访中,从小就讲着“南宁官话”长大的雷达伦老人一边回忆过去的往事,一边饶有兴致地说起了这种稀有方言:“你敌客哪点(你们去哪里)、哪门(什么)、骚假(蟑螂)……”记者注意到,这种方言同时具备桂柳话和粤语的口音,一句话里面既有粤语的发音,又有桂柳话的发音。

83、据随同采访的教授们介绍,下郭街话由于长期以来受白话影响很大,里面夹杂了很多粤语的语言成分。

84、在一种方言中同时具备其他两种语言成分,记者还是第一次听到。

85、 雷达伦老人告诉记者,他祖辈和父辈们都讲这种话,上个世纪20年代,南宁市约有6万人口,就有2万人左右说这种话。

86、这种话不仅成为当时很多南宁人的日常用语,一些戏种也用这种语言。

87、由此可见,“南宁官话”当时的兴旺程度。

88、粤语“吃”掉了“南宁官话” 兴盛一时的“南宁官话”,为什么渐渐走向衰落了呢? 雷达伦老人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20年代,南宁共有“南宁官话”、粤语、壮话、平话4种方言,当时4种方言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居民们平时交流的时候各说各的话,基本上都互相能听懂。

89、到了上世纪30年代,越来越多的广东商人来邕做生意,随着这些商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说粤语的人数不断增多,说“南宁官话”的人却在慢慢地减少,不少原来说“南宁官话”的人也开始跟着说粤语。

90、久而久之,会说“南宁官话”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粤语因此渐渐取代了“南宁官话”,成为南宁市通用的语言。

91、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社交场合基本上很少说“南宁官话”了,只是在自己家里面才说。

92、 雷达伦老人回忆起了一件旧事:当年,他的妻子过门后,由于不会说“南宁官话”,经常被他父母责怪,他就专门教妻子学说,但妻子最终还是没学会,因此他的儿女们也都不会说了。

93、老人说,每当怀念“南宁官话”的时候,他就找到以前的兄弟姐妹或者同龄的老伙伴说上一阵,过过瘾。

94、虽然他们现在还会说“南宁官话”,但是说起来已经有点别扭了。

95、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那些以前说“南宁官话”的人,已经陆陆续续搬迁到了南宁市的菠萝岭一带居住,因此现今会说“南宁官话”的人,大多集中在菠萝岭一带。

96、抢救“南宁官话”刻不容缓 在一般人眼里,一种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生自灭,最终被淘汰出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语言文字专家学者们的眼里,一种方言的消失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97、 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周本良,是广西有名的语言文字学者,他从1999年就开始记录研究“南宁官话”。

98、周教授与工作伙伴曾对“南宁官话”做了一个粗略统计:现在会说“南宁官话”的人,在整个南宁市仅60人到70人,并且年纪大都在70岁以上。

99、周教授告诉记者,这些老人中,能标准发音的更是少之又少,多数人只能靠打开尘封的记忆,慢慢地去寻找残留在大脑中的“南宁官话”,老人们有时为了说出一个词语,或者记起一个句子的发音,往往要想上一天甚至一个星期。

100、 周教授告诉记者,按照语言的分类,“南宁官话”属于“西南官话”的语系,是一种特殊的稀有方言。

101、这种方言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听到,了解的人更是少得可怜。

102、他们之所以对这种方言进行研究,是因为这种方言已经濒临灭绝,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03、周教授说,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这些老人的身体,因为这些老人是“南宁官话”的最好见证,是研究“南宁官话”的惟一线索。

104、现在,这些老人都年事已高,如果不抓紧时间整理研究,对“南宁官话”的研究就会半途而废。

105、 周教授告诉记者,和博物馆中的文物一样,濒临灭绝的方言也是一笔文化遗产,是研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在一个特定时期的载体。

106、他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现在全球每天都在消失一种方言。

107、这种速度不能不令人震惊。

108、为了记载这些濒临灭绝的方言,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年都投入巨资、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对这些语言进行研究。

109、 为了拯救“南宁官话”,广西语言学术界已经将“南宁官话”列为濒危方言,广西教育学院还专门拿出一笔课题研究经费用于“南宁官话”的研究。

110、现在,专家已委托雷达伦等老人,在空闲的时候回忆有关“南宁官话”的内容,包括语言的发音、民间的谚语俗语、民谣童谣等等,并搜集整理成文字进行记载。

111、相信经过努力,这种语言界的“珍稀动物”,会得以拯救。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