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旧城环境升级改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旧城区环境升级改造,要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进这项工作,要注重城市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城市交通环境更加便利,城市空间环境更加明亮,城市就业环境更加充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旧城区环境的升级改造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容易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根据笔者的调查,Xi市实施的城市升级改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抓住了“四个提升”,因地制宜地解决了居住、交通、空间、就业等四大环境约束。
一是城市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在老城区,让群众头疼的是落后的居住环境。在Xi这样的古城,过去很多建筑缺少保温、供水、供热、燃气等配套设施。在城市改造中,完善老旧小区的软硬件设施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Xi安紧紧抓住“好看”和“住得好”这两个关键点,按照“缺什么、用什么”的原则,完成了1100个总面积190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在尽可能少增加人们负担的基础上,他们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比如雁塔区明德门社区,成立于1993年,有38栋住宅楼。改造前,不仅房屋无法保暖,而且几乎没有市政配套设施。除了对房屋外立面、阳台窗户等设施进行改造外,Xi安还对群众急需的居住道路、社区用房、物业管理、养老托育等进行了改造,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聚焦城市交通环境更便捷。在老城区,交通环境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很多地区的“断头路”制约着区域交通和周边产业的发展。因此,消除“断头路”,打通微循环,既能保障民生,又能改善人心。为了让居民的出行环境更加便捷顺畅,Xi安展开了全方位的城市交通攻坚战。截至2019年底,已开通“断头路”82条,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出行环境。
三是聚焦更明亮的城市空间环境。每个城市的老城区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有很多私人建筑和管道漫天飞舞。这些现象是严重影响现代城市面貌的“伤疤”。旧城升级改造,就要尽可能消除这样的“伤疤”。从去年开始,Xi安进行了城市架空线改造。要求2021年5月前完成城市主干道、通信架空线在城中村、老旧社区落地,实现城市主次干道二、三级路、背街小巷、城中村、老旧社区归零、城市电力架空线整改。如Xi市新安区皇城西路因地制宜采用多层次微立体绿化,利用PVC-U排水管切割组合形成体花沟,挂在沿街栏杆和墙上。花槽内种植玫瑰、鸢尾、红叶等易成活、耐观赏的植物,让绿色“长”在栏杆上,“立”在墙上,营造出“空中花园”。
四是城市就业环境更加充分。城镇化能否取得重大进展,就业是否充足,是基础性工作。一般城市的老旧小区都是商贸聚集区,是城市人就业的承载基础。因此,城市转型绝不能影响人民的根本就业。在Xi安,为了提高就业率,很多街区都进行了改造,大唐不夜城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例子。这个地区原本有一定的商业基础。改造期间,Xi安投资50亿元建设四大文化场馆,串联周边众多旅游景点,形成涵盖购物、餐饮、会展等业态的步行街,不仅解决了数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还接待游客上亿人次,实现了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劳动就业的三重效益。(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