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经年累月不停上涨 房子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了
从古至今,房子对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含义:从“有房才有家”到现在房子和户口、教育、婚姻、养老等深度捆绑,“无房羞耻感”,再到买房是最好的投资。随着房价经年累月不停上涨,房子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了。越来越多的人买房目的不再单纯,房子也逐渐演变成了“国民第一造富神器”。但凡有勇气有魄力早买房者,基本都赚得盆满钵盈。
而且不知不觉间,我国的平均房价已经从二十多年前的几十、几百元一平进入到了“万元时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8、9三个月份,全国平均已经连续三个月突破万元。即便如此,依然有专家鼓吹,“房价其实并不高,刨除城中村、农村等住房,全国房屋均价不足七千元一平,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承受得起。”
对于早买房的有房人而言,房价不停上涨,这毫无疑问是喜从天降,因为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房价上涨都意味着手中的房产升值,财富又悄然增加了。即便是无法变现的砖头水泥,很多人也乐此不彼。但是对于数以亿计的无房人来说,这绝对又是沉痛一击。房价再次上涨,购房成本增加,买房难度提升,毫无疑问“买不起房”阵营的人数会再次暴增。
越来越多的人无力承担现有的高房价,即便是按照专家们的建议,掏空三代人“六个钱包”也凑不齐首付款,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也存在赤裸裸的荒诞怪象:中国其实早就不缺房,很多城市房屋过度建设,空置现象严重,理论而言,房价早就该下跌了。
西南财大2018年底的科研资料显示,我国的房屋空置率至少已经达到20%。发展到今年空置房数量或不少于8000万套,可供至少3亿人解决居住问题。不仅如此,全国仅空置住房的抵押贷款规模就有15万亿。空置住房占用了大量的住房贷款,不仅是对贷款资源的一种浪费,更蕴含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买房热情高居不下,房屋空置问题更是积弊颇深,叠加开发商、投资客、有房人甚至是地方都不希望房价下跌,所以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未来不管怎么调控,房价都很难出现回调。大家都应该尽早认清一个现实,晚买房的人始终都是吃亏的。想要拥有自己的房子,没有其它办法,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达成目的。
说实话,作为本轮楼市调控的亲历者,对于上述这种观点其实我不太苟同。原因有三:
第一、虽然本轮调控并没有把房价降低到无房人的预期,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调控取得了一定胜利。一方面,始于2016年的调控,做到了长期坚持,更达成了遏制绝大多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比如笔者所在的合肥,其实从2017年到今天,房价整体是保持平稳震荡,虽然局部地区局部板块有涨幅,但是相比于2016年的平均上涨40%以上而言,调控还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事实上,纵观全国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都是如此;另一方面,调控从金融、限购、限贷等领域出手,很好地遏制打压了楼市嚣张的投资炒作气焰。更出现了像燕郊这类,调控把房价打回原形,半年下跌超50%,无数投资炒房客最终血亏离场,无处遁形的大快人心局面;
第二、为了减少年轻人的买房负担,国家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调控打压投资炒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是动真格,也动了心思;为了稳住房价,不使房价过快上涨,政策端要求各大城市积极供地,加大新房供应,也算是从源头上有效控房价。
毫不夸张地说,在此之前,我国的房价几乎是每年一涨,且涨幅都不低。但国家出手之后,房价过快上涨局面有了明显改善,整体而言,全国的房价还算稳定,也很少会出现房价大涨的现象。即便偶尔有城市楼市过热,国家的大手也会伸过来,连敲带打要求当地迅速出手管控,比如今年的深圳、杭州、南京、东莞、沈阳等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并且,国家多次公开明确表示,未来将不再以房地产业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传递的信号很明确:经济发展未来要走去房地产道路,一家独大持续繁荣了二三十年的房地产,定位要彻底改变了。换言之,未来炒房之路也将不通了。这对调控房价来说,是天大的利好。
第三、为了照顾数以亿计的无房群体,国家更是用心良苦——商品房市场受需求影响很难管控,也无法做到让每个家庭都买得起房,国家也另辟蹊径,不仅加大加快各类保障房建设,更在过去三年间加强了对租赁市场的规范发展,引入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基因发力租房租赁保障体系,更首次诞生了“免押金”、“免中介费”的线上惠民租房模式,使得一二线城市几千万年轻租房群体深度受益。
更为难得,也更让无数无房群体欢呼的是,国家为了切实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还以人为本地创新推出了新型住房:共有产权房。
共有产权房,官方的释义是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然后低价配售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家庭所建的房屋。其实说白了就是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比如一套房子市场总价是100万,但你个人最多只能拿出30万,那你就可以通过出30万国家出70万的方式,买下这套房。对应的,这套房子70%的产权属于国家,30%的产权属于个人。未来经济情况有所改善,个人可向国家“赎回”剩余的70%产权,届时整体房子产权就是个人的。
不过有一条规定,自房屋交付之日起5年内购买国家产权部分的,按原供应价格结算;5年后购买国家产权部分的,按届时市场评估价格结算。
国家推出的这种新型住房,不仅售价普遍低于同地段商品房(北京2018年8月30日首推2141套共有产权房,全装修销售均价是3.78万/平,是同区域商品房售价的60%不到),而且购房者支付的成本大大降低,花30万就能买,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有人反驳说,这和租房有何区别?其实不然,共有产权房不仅设置了“赎回”功能,而且诞生之初就拥有和正常商品房一样的落户功能,这意味着购房者未来享有和商品房同等的子女教育、城市资源红利分配等权利。更大的差别是,共有产权房一开始就写有购买人的名字,虽然产权一开始只有部分属于购买者,但随着未来购房人经济条件改善,完全可以渐次赎回所有产权。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是全国率先提出“共有产权房”改革试点的省份。自试点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不少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受到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欢迎。
目前,全国已经有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淮安、黄石、大连、烟台等十几个城市成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尤其是淮安、黄石、烟台等地,只需要花30万,甚至更少的钱就可以购买共有产权房了。虽然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让低收入群体在政府扶持下与市场真正接轨,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
虽然调控没有做到让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直落千丈”,跌到平民价格,但是共有产权房的诞生,毫无疑问让无数无房人重新燃起了买房的希望:部分城市只需要花30万,或者更低的价格就能买到和商品房一样功能的住房,而且只要肯努力,最终这套房子还会属于购房人,平心而论这实属无房人的福利,恭喜无房人了。
也有专家直言不讳,未来随着更多城市跟进共有产权房制度,真的意味着无房人的春天来了——买不起高价的商品房没关系,国家为无房人又“开了一扇明窗”,推出价低质优的共有产权房,同样可以切实解决好居住、教育等一系列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