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房地产调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
随着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越来越深入,其实很多人都已经非常明白楼市未来大趋势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有的人不想承认,有的人总希望在别处寻找到一个心理安慰。房价稳定的决心尤其在今年更能看得出,这是不可逆的。
去年底今年初,我已经跟不上各城市调控的节奏了,调控的城市几乎就没断过。我还记得自今年1月下旬,住建部开始分赴深圳、上海调研,真正拉开了全国调控的大幕。三个月内,住建部已调研督导或约了13个城市。
2月份调研到北京,3月又赴杭州、无锡调研督导。3月下旬,赴成都和西安调研督导。3月25日,再赴南昌现场督导房地产调控工作。后来发现光督导不够了,4月8日,住建部还约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5个城市谈话。
从住建部对地方城市的监管看,我们的房地产调控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同时也向行业释放了诸多信号。
1、房住不炒的定位坚决不动摇,调控态度更加趋严。
对于房住不炒的定位我就不展开说了,这个已经说过无数次,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你只需要知道国家在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决心和力度是真的大就够了。
从今年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指望调控放松是不可能的。而且从过去的督导调研再到现如今的约和谈,说明调控越来越严,国家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2、对地方监督和问责将成为指挥调控的重要手段。
调控不能只是靠自觉,因为有些城市就是不自觉。虽然房价稳定的目标一致,但有的城市或对稳定房价的认识不足,或者说动力不足,这个好理解,毕竟这么多年来对房地产的依赖是有目共睹的,突然要改变的确很难。
在今年以来,国家在监督调控执行情况上,或许把监督逐渐日常化。不到3个月时间,住建部已实地调研、督导或者约了13个城市。住建部“敲打”“提醒”的范围也从一线向二线乃至三四线城市扩大。如此密集的情况在过去还是比较少见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周边的热点城市以及中西部省会城市等均在重点监测的名单上。
但有一点,我还没有看到有哪些城市执行不力的后果,他们到底承担了哪些责任,又是怎样问责的?“城市主体责任”要放到重要位置,承担好主体责任,与国家上下动,在房地产调控上形成合力。所以,未来对于地方的执行力也将加大监管力度,否则调控就成了一纸空文,我相信如果调控不力可能就要被问责了。
3、严查炒房和违规资金买房,过去的不一定都是对的。
打击炒房是房住不炒永远要坚持的,因为不能把炒房行为降到最低,就无法保障新供应住房到自住需求者身上,盖再多的房子都没用。
所以,你会发现最近对于炒房者的严厉打击是相当给力的。
从深圳开始严查炒房客,再到各地督导调研及约和谈,就是对市场环境的净化,4月8日,针对“网友曝光深圳102份炒房材料”相关报道,深圳市住建局等七部门终于做出调查处理。特别是一些抱团涨价的行为更不能轻视。
近期,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排查经营贷挪用,严堵资金违规入楼市。过去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行为行不通了,当然普通购房者不用担心,人家查的只是违规,你规规矩矩的就不用担心,不要觉得过去是这么操作的没问题,今天为啥就不行了?
4、教育资源与住房资源匹配将成未来调控重要着力点。
一直以来,一些利用教育资源炒作住房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且愈演愈烈,导致房价飞升,影响极坏。尽管教育部门也连出新招,都难以扑灭人们对于教育资源住房的需求。
这其中不乏一些恶意炒作行为。
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针对学位教育资源房出台了政策措施,严控利用教育资源炒作住房价格。我觉得现在的这种房价已经很高了,如果继续炒作,对于投资者也可能面临很大损失。各项政策也在逐步健全,虽然短期内资源做到绝对平衡很难,但也在一步步完善。相信,以后,给投机炒房的人可钻的空子越来越小。
如今像是在上演打击炒房的最后攻坚,投机炒房该醒醒了,各地也不要再把自己与房地产紧紧捆绑在一起,调控的导向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回归居住属性才是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