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开发地产项目不论加了什么概念 都不过是为了买房子
这几年,远郊大盘披着文创、养老、文旅的外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去查一查,哪个城市没有几个温泉小镇、文创小镇。
远郊大盘的吸引力在于低首付,低总价,高性价比,高升值预期。大品牌精装修,总价低,环境好,未来发展潜力大。简直完美!
房价上涨,兜里揣钱的都蠢蠢欲动。只要价格低就足够让人按捺不住了,何况,有那么多的何况。
但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市场上哪有那么多这样的好房子?
养老、文创、文旅项目,要么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要么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和团队,否则不可能做的成熟、长久。市场发展的时间这么短,真的没有多少有说服力的案例支撑。
有人流,有文化基础的主城文创区,都没有做的太成功,开发出一片土地,请几个名人来站台就会成功吗?一些旅游区本身吸引游客都有限,在附近添加点石凳木亭、水泥景观,移植点花花草草就能让旅游产业爆发吗?
远郊的养老,是留给富人的,因为富人不差钱。而穷人养老最需要的就是效率,远郊人少,资源不集中,哪来的效率。养老要靠体系,你真正需要的是医、食、住、行的安全便捷,而不是山山水水、花草树木。
开发商搞文创,开发商搞养老,开发商搞旅游。多数是在搞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地产商开发地产项目,不论加了什么概念,都不过是为了买房子。
通过短期密集高水平营销火起来的项目,凉的也快。用一些概念迅速吸引眼球,制造火爆的、机不可失的假象。让你急不可耐的出手。最后冷静下来发现自己冲动了之后,就会自我欺骗式的安慰自己:那些概念会实现。
一旦距离主城远,除了土地成本低,其他建设成本都很高。如果政府没有稳定、长远的规划或者潜在的利益,在远郊持续增加设施建设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当前信心满满,在未来也会因为成本问题搁浅。
围绕着城市中心,越往外扩地就越多。城市的扩张过程中,热门区域变烂尾建筑群的例子太多了。有大量新建居住区的城市里,远郊盘更应该警惕。
尤其是在人口增速降低的预期下,远郊发展起来的概率很低。发展好了是卫星城,但是能够吸引人口的因素太单一。而且城市越外扩,能够发展出来的远郊区域就越多,居住组团的面积就越大。
在远郊,开发商拿地价格往往非常低,他们可以以相对慢的速度消化库存。一个远郊大盘,会持续卖三五年甚至十年,一期二期的二手房,要和五期六期的新盘成为竞品。如果不处在房价快速上涨的期间,出手难度可想而知。
大不了自己留下了,偶尔住住。投资变自住,自己接了自己的盘,完了吗?
大量冲动型投资者充斥大盘。小区入住率往往很低,物业费收缴困难,物业逐渐懈怠,小区管理日益松散,园区环境越来越差,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偶尔住住,也会住一肚子气。就这样几年时间,你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本,就变成住不爽、卖不掉的鸡肋资产。
把快速消费品当文化的是小韭菜,把炒点当未来的是老韭菜。许多远郊大盘就像个韭菜地,种出一茬收一茬。
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营销之后,远郊大盘大概率会卖的很好。但是如果一个盘,广告做的铺天盖地,但是销售量上不去,那就离烂尾不远了。
事无绝对。
许多远郊盘确实环境很好,住宅密度低,通风采光不错,住起来还是挺舒适的。
你要是抱着投资的心态去买远郊盘,我劝你还是别想了。
但是如果真的能匹配你的需求和能力,一些远郊盘的还是可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