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可以使得物业公司找到更多挣钱的渠道
“上市”绝对是目前物业行业最火爆的话题。然而,唱多者有之,唱空者有之。那么,上市到底给物业公司和物业人带来哪些变化?
第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很多物业公司高管财富自由极大增强了人才的吸引力。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我越来越明显感觉到行业外的高素质人才开始成批进入这个行业,这对于提升物业行业的人才厚度至关重要。企业拼到最后,还不是比拼的人才厚度嘛。虽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群中约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落实目标,并最终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成功,但是为什么在阿里巴巴、腾讯、华为,集聚了如此多的高素质自驱型人才,为人生理想执着追求固然重要,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互联网大厂的超高收入。
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会关注物业行业?
或许说,因为人均GDP到了一万美元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需要高水平的物业公司。这些都没有错,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思考物业到底是个什么生意?我认为现在的物业是经营人群的生意。
表面上,香港首富李嘉诚是地产商,实际上长实的生意也是经营人群,包括建造房子、管理物业、燃气、电力传输、超市、自来水,所有都是和人群生活密切相关。当今的阿里巴巴也是经营人群的生意。
经营人群的生意比经营产品的生意更有资本价值。物业行业能够走到现在,还是要感谢彩生活的唐学斌。他给物业公司打开一扇门,使得资本方看到物业不是只提供服务,还可以实现围绕人群的经营。
新时代的物业公司是链接人群,而传统物业公司是链接服务和产品。其实,现在物业公司的大战略,就是围绕人群进行业务布局。大量圈地,把掌控的空间作为销售的超级渠道,根据空间人群的特征灌入相应的商务资源。向业主卖新产品,向老渠道卖新货品。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能清楚为什么物业公司一定要做多种经营。哪怕再难,也要做多种经营,围绕人群做服务总是没有错的。困难都是战术的问题,而不是战略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上市”带来一些新理念,改变原有认知。
即使城市服务的每平方米和住宅的每平方米都不是一个概念的情况下,在所有上市的经营数据中,为什么管理面积仍然是关注的核心指标?资本喜欢投资规模大的物业企业。物业公司规模越大,物业公司的超级渠道越有价值。资本不是简单投资好产品和服务,资本只会投资好企业。只有好产品和服务+好的商业模式,才是好企业的标准。
很多物业公司擅长做超级服务,但是并不一定擅长做超级模式。超级模式一定具备三个特征:可复制性、可稳定性、可持续性。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物业公司一定要做服务标准化体系。一提到服务标准化,容易有个误区,认为企业服务品质不好,就要做标准化。这是不对的,标准化不是让企业服务品质更好,而是让服务品质可复制。只有可复制的能力,企业才可能做大。同理,为什么上市的服装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制造男装的服装公司?男装每年款式都一样,就可以标准化,就可以复制,男装可以做大,女装不具备复制的能力。
第四个方面的变化是,“上市”使得物业公司找到更多挣钱的渠道。
传统物业公司挣钱的渠道,基本是三个部分:物业服务费、多种经营收入、地产商让渡的价值。物业公司是经营人群的连锁企业。连锁意味着,物业公司可以通过构建生态体系,打通上下游的商务资源和空间资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型物业公司加入到头部物业公司的物业服务联盟体系。头部物业公司不仅可以获取小型物业公司支付的加盟费和品牌管理费,而且庞大的空间规模,头部物业公司作为超级渠道,将收获越来越多上游供应商的返利。最重要的是,规模、连锁、返利共同作用,一定会推动股价的溢价,这样才能形成股权增值。
回过头来看,基于资本的物业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关键词就是服务品牌、经营人群和掌控上下游产业链。快速的扩大管理面积,占领和掌控尽可能多的服务渠道,走超级渠道的连锁发展模式。也许有的物业公司认为,我的公司压根就没有上市计划,这种情况的物业公司需要练就超级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在自己的细分领域,使自己成为第一,或者创造一个品类使自己成为第一。例如,某物业公司可以宣传自己是中国最好的足球场物业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