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频道 > 楼市快递 >

上海今年新增5.3万套租赁住房供应

导读 浦东张江、张江国际社区租赁住宅一期1257套房,春节后入市。在上海纯出租屋地块(Rr4地块)中,获得了包括征地、建设、竣工、供应在内的前四

浦东张江、张江国际社区租赁住宅一期1257套房,春节后入市。在上海纯出租屋地块(Rr4地块)中,获得了包括征地、建设、竣工、供应在内的前四个“第一”。

位于黄埔区的五里桥是公租房项目“仁惠苑”,将具备供应条件,春节后开放入住。364套房位于核心地段,所在土地已进行城市更新。

一东一西,两个租赁住房项目不约而同加快供应步伐,释放的是什么信号?

记者昨日从上海市房管局获悉,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上海将进一步完善住房租购制度。今年计划增加租赁住房供应5.3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8000套,以满足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各类青年人才、产业工人和城市公共服务群体的住房需求。

膨胀量通过多个通道提供给壳体

中海信托公司员工张海璐自2019年毕业后,一直在为租房而奋斗。以前她和陌生人合租一套三室一厅,还得急着找新室友合租高房租。申请成为仁惠苑租户后,张海路可住54平米一居室,除了享受10%的租金优惠外,还可享受人才专项租房补贴。

“仁惠苑”紧邻市第九人民医院,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车站步行即可到达。“最好的资源应该留给青年人才和住房保障。”据上海永业集团副总经理周春华介绍,“仁慧园”规模虽小,但在设计上却是脑洞满满。仁慧园采用多层和高层建筑相结合的方式。靠近老小区,建筑采用多层设计,避免影响采光。在公寓设计中,考虑到年轻人的居住需求,一半以上的套房以小公寓为主。

经过多年探索,上海基本形成了“一个定位、两大体系、三大支柱、四位一体”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框架体系,包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居住、公共消费和普通商品住房为原则,规范发展房地产市场体系;构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公租房是上海“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的一种产品,主要针对新市民,有一定的申请门槛。然而,“绞尽脑汁”开房并不是公租房的一个独特举措。目前,上海正在通过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102, 102, 102); font-family: " text-indent:="">“十三五”期间,上海新增租赁住房已超过原计划的70万套。从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上海在全国率先单列的Rr4地块,截至去年末已推出152幅,规划建筑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可供应至少22万套新建租赁住房。不同于公租房,这类租赁房源采用市场化定价方式,向市场各类人才开放申请。

从供应区位来看,新增租赁土地供应着重结构优化,考虑了职住平衡需求。“中心城区及轨交站点周边供地接近半数,八成地块辐射覆盖各类高校及科研院所、科创园区、产业集聚区、商业商务集聚区等租住需求集中区域。”上海市房管局住房建设监管处处长冯钢花介绍,目前已开工的11万套正加快建设中。同时,近13万套转化类租赁住房已形成市场供应。

调结构 新增床位一万张

走入张江国际社区可以看到,一期项目的十多栋特色围合式住房已经拔地而起,二期项目还在加紧建设当中。记者从建设方张江集团获悉,待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向张江科学城各类人才提供所需房源。

“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租住需求,我们可以提供从小户型、标准户型,到大平层、别墅等多种套型。” 张江集团该项目负责人师海涛介绍。

不少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早早“盯”上这些房源。一期项目尚未入市,包括上海科技大学、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阅文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纷纷赶来洽谈合作。

打造宜居之所,是上海持续引进人才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城市运行所必需的基础服务人员的住房需求也不容忽视。不同于其他住房群体,环卫职工、邮政快递员、家政服务人员、蓝领工人的需求具有特殊性,比如住房面积不一定大,但要离工作地点近……这些个性化需求,既是“城市温度”的体现,也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自2020年下半年起,上海公租房试点拆套使用、筹集宿舍型房源,针对一线务工者,新增“一间房”“一张床”供应。松江洞泾镇上坤旭辉墅,有41套房源作为宿舍型公租房对外供应,以一床一人为配租标准,定向供应松江区公共服务类重点行业企业一线职工。

供给速度还在加快。截至1月下旬,全市累计共筹措约6000张床位。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处处长张冰介绍,今年还将加大力度推进落实公租房拆套合租和宿舍型房源供应,全年计划新增供应床位1万张。

优机制 全生命周期加速

一栋房子,从规划、设计、建造,再到竣工、运营,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政府部门和企业参与。加快租赁房源供应,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切入,为全生命周期提供“加速度”。

作为首个开工的Rr4地块租赁住房项目,张江国际社区从启动之初就遭遇挑战。“什么都是第一次,怎么干?”项目团队千头万绪,在政府部门介入之下,张江国际社区一期项目在工程审批流程上进行优化。从项目启动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耗时88个自然日,和过去的同类项目相比,审批时间压缩了近4个月,极大加快推进速度。这类审批改革经验,此后也在其他租赁项目上不断复制推广。

“在租赁住房建设顶层设计方面,上海目前已在区域规划、土地供应、设计规范、建设标准、运营管理、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等方面陆续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冯钢花介绍,去年,上海还出台《上海市租赁住房规划建设导则》明确,聚焦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住有所居需求,加快培育涵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租住全生命周期品质建管理念。比如,倡导“小房型、大空间、悦生活”的集约化理念,强化中小户型供应导向,引导完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品质生活“触手可及”的现代化智能租住社区。

不同行政区、不同企业,正在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化的租赁住房小区。杨浦、徐汇把握双创转型机遇,将租赁住房建设同区域发展紧密融合、引导国资积极盘活低效资源;青浦、松江、宝山、嘉定聚焦国家战略规划和优势产业集群,配套打造租住生活社区,夯实职住平衡发展基底;浦东、闵行、静安构建高新科技人才高地,打造租住品质环境;虹口、黄浦围绕文化金融等经济新兴增长极,筹措房源满足租住需求,助力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包括地产集团、城投集团、华润集团等在内的80余家国有企业,发挥住房租赁市场压舱石、稳定器作用,结合企业自身产业转型、动能定位及市场需求,参与并引领高品质租赁住房建设。目前,上海租赁房源的市场化率相对较高,租赁住房供给呈现较明显的专业化、机构化特征。

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廉租住房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常规性申请材料缩减75%以上,办理时限整体压减30%以上,实现线下申请可“只跑一次”、线上申请可“全程网办”、配租办理可“零跑动”,正研究适时启动准入标准调整,扩大政策受益面;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开发建设管理应用场景。

公租房申请实现“一网通办”和“两个免于提交”(即上海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有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申请材料缩减50%以上;共有产权保障房实现“当年启动受理、当年实现签约”,今年将适时开展沪籍第九批次及非沪籍第三批次申请供应。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