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唯一的问题是落地时间
房地产税,再有新进展。
01
近日,财政部部长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
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这一文章着眼的是“十四五规划建议”,面向的是未来5年(2021年-2025年)。
相比过去的“稳妥推进”,这一次多了“积极”两字,这被视为房地产税顺利推进的信号。
不过,日前,全国人大公布2021年度重点立法工作计划,反垄断法等在列,未出现房地产税的身影。
这是怎么回事?
“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着眼的是整个十四五时期;2021年房地产税不会那么快落地,但不排除未来几年迅速推进的可能性。
事实上,无论从官方到民间,都已形成共识:
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唯一的问题是落地时间。
02
十四五时期,即2025年之前,可能是最佳时机。
其一,中央会议刚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正如前文所说,房地产,正在从经济问题,变成民生问题,房地产税不乏社会舆论基础。
这背后,房地产税的技术储备都已到位,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产权续期问题三大问题都已解决,房地产税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另一方面,全国卖地收入即将见顶,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房地产税的现实必要性有所提升。
房地产税是地方税,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这是未来各大的城市主要税源之一,房地产税未来有望取代土地财政。
此外,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建议:
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试点开征房地产税。
可见,十四五时期,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03
房地产税,会不会所有城市一刀切征收?
根据最新表述,房地产税的推出,要遵循“十二字原则”:
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立法先行,说的是房地产税不会搞突然袭击。
税收法定,已成立法原则,房地产税也不例外,必须历经草案起草、征求意见、人大立法、审议通过、落地执行等法定程序,不会贸然开征,必定会给社会留足缓冲空间。
充分授权和分步推进,则意味着房地产税可能不会全国一盘棋,也不会一刀切全部征收,可能会拿部分一二线热门城市进行试点,三四线城市不会那么快推出。
根据有关部门表态:
未来房地产税可能会设置一定免征面积,可能是首套免征,也可能是每人免征40方-60方。
总而言之,不会不分刚需、投资同等征收,刚需要保护,投资要征税,这应当是基本底线所在。
04
房地产税能不能降房价?
从根本上来说,房地产税,最主要的作用并非降房价,而是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税源,以取代日渐枯竭的卖地收入。
卖地收入,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进而成了许多城市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温州、杭州、昆明、福州、武汉、西安、南京、郑州等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
虽然大城市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卖地收入的空间开始收缩,房地产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虽说房地产税虽然不是为房价而来,但势必影响到整个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税是持有税,只要有房就要长期缴税。
即使每年税率只有1个点,累计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成本,这就与个税、契税、增值税这种交易时才会产生的一次性税费,形成悬殊对比。
根据《央行最新调查报告》: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七成财富都是房产,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
假设一套房的刚需家庭可以免征,那么房地产税覆盖的家庭比例也高达41.5%,影响范围之大,可见一斑。
同时,房地产税本身就是楼市收紧的明显信号。
这是所有楼市调控里最具杀伤力的一环,不在于其实际影响有多大,而在于其给整个市场带来的情绪预期。
05
全国版房地产税仍需时间,一二线城市会不会先行先试?
2020年以来,市场多次流传“深圳开征房产税”的消息,这些传闻随即被当地辟谣。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房地产税要“立法先行”,如果没有全国层面的立法,地方版的房地产税恐怕也很难推进。
不过,“房地产税”推进需要时间,不等于“房产税”就不能先行先试。
我们要区分“房地产税”与“房产税”,房地产税是包括土地、房产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体系,既包括房产税,也包括土地增值税等税收。
房产税,就是针对房产而言,地方版的房产税却早已有之。
早在2011年,上海、重庆就已试行开征房产税,一直持续到现在,每到年末,有房一族还会收到政府关于缴纳房产税的通知。
不过,这两地的房产税只能说是初级版本,普遍存在税基较窄、免税面积较大、税率偏低等问题。
这也告诉我们,从热门城市开始试点房产税,并非没有空间。让一些楼市热门城市先行先试,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之下,只要将上海重庆版房产税进行升级,税率与国际接轨,这样的房产税同样是有杀伤力的。
那么,谁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