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集团能否实现在2021年跻身千亿俱乐部
在房企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小规模房企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为抢占市场份额,“千亿”已经成为房企发展过程中十分特殊的一个“卡位”标准。
对于一些房企而言,“千亿”是发展的红线,对于另一些房企而言“千亿”是门槛,更是生存线。
马太效应之下,优胜劣汰,不冲进千亿阵营,中小房企的生存亦加艰难。
01
德信的谋略:2019年成功上市+内部结构调整
德信起家于浙江,1993年德信开启创业里程,1995年浙江德信置业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德信总部迁址杭州,正式成为杭州房企的一员。2010年,全面启动“精耕杭州,深入长三角,拓展全国版图”发展战略。
在过去的3年,德信中国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德信中国的流动资产总值一路攀升,分别为148.73亿元、194.39亿元、324.09亿元、417.85亿元。
2019年2月,德信于港交所上市。2019年德信上市后,IPO募集资金约15.6亿港币。凭借海外上市平台具有融资便利的优势,打通了境外融资渠道。截至2020年5月底,德信累计发行美元债共募集5亿美金。
一年之后,德信中国交出了上市元年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德信中国实现合约销售额450.8亿元,同比增长13.8%,超额完成销售目标。
上市很好的解决了德信的资金流问题,2020年11月22日,德信再做出重大内部结构调整,将5家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母公司,将旗下13家孙公司变为子公司。
这对公司的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公司协同效应,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02
德信的野心:2020年斥资260多亿全国拿地 首次杀入上海
截止2020年6月底,德信在全国共计运营149个项目,同比增长15个,据观点指数公布的数据显示:德信的业绩排名相比去年更进了一步,攀升到了前60名之内。
上市之后的德信开始了大规模扩张之路,截止到2020年11月26日,德信斥资263亿在全国拿下23块地,新增土储约280多万平方米。其中94%新增土储均位于一二线城市,5%是位于三线城市,另外还有1%的土储位于海外。
在房企兵家必争之地的上海,德信联合体于2020年7月29日通过激烈角逐13.65斩获一块闵行马桥镇闵行新城MHC10801单元07A-01地块,溢价率28.17%,成交楼板价27818元/平方米。
与该地块相邻的闵行区马桥镇闵行新城07B-01地块于2019年5月为碧桂园以底价19.27亿元竞得,楼面价为19173元/平方米。
目前碧桂园地块已于今年6月开盘,售价41990元/平方米至64912元/平方米不等,德信本次拿地与碧桂园地块楼板价相差8645元/平方米,项目待售名字:隐秀云庐,位于旗忠别墅区,未来预计价格在45000元/平方米以上。
根据德信4个月内动工、5个月样板示范区开放、6个月预售、12个月现金流回正的高周转模式,预计德信上海项目2021年即可入市。
首次在上海拿地与德信深耕“大本营”长三角都市圈,升级产品线,在一线城市开启新版图意义重大。
03
德信的创新营销: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于此同时,德信打破常规,建立在线+线下双驱动营销模式,1月27日至3月中旬,知己云累计注册客户突破25万组,访问次数突破百万,线上认购金额突破8亿元。
随后借势双11节点,推出“11.11 知己喊房节”淘宝、抖音直播间上架1.2亿房源现场秒光,8大直播平台全网直播观看量223万+人次,直播间点赞量425万+人次,再加上“无理由退房”保障,以消费者真金白银的认可再一次刷新了业内外的认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大众消费习惯的改变,此次的德信的尝试,不仅是与互联网平台的跨界合作,更是德信对于房地产线上营销的创新。
从上市到拿地扩围,从内部结构调整到创新营销模式,从拿地多集中在二线城市到首次杀入上海,德信追赶千亿俱乐部的脚步越来越急促,脉络也越来越清晰。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相互之间角力明显,扩大销售规模是房企在未来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中获得空间的前提。实际上,房地产行业的总容量还在增长,但不代表每个参与者都能分享红利。
而德信能否实现在2021年跻身千亿俱乐部,我们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