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频道 > 楼盘信息 >

突然之间陷入烦恼的地产公司又多了起来

导读 突然之间,陷入烦恼的地产公司多了起来。泰禾,华夏,蓝光,等等,长长的年度名单还在更新,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它们多数都曾跨

突然之间,陷入烦恼的地产公司多了起来。

泰禾,华夏,蓝光,等等,长长的年度名单还在更新,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有两点:

第一,它们多数都曾跨入过千亿俱乐部的大门,品尝过千亿的滋味;

突然之间陷入烦恼的地产公司多了起来

第二,命运的扭转,来的太快了。

平时好日子过惯了,对政策还是有免疫力的。但是,天气骤变后,也只有在此时此刻,才会感到楼市调控政策包的厉害。结局浮现时,人们似乎说不清楚,究竟是工具箱里单独哪一条政策杀伤力最大,但它们累积起来的重量,现在真正制造出了压倒性的结果。

一个谢幕的地产年代,就这样不期而至了么?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做好了准备。

这一轮「地产公司谢幕」,与另一个宏大的背景,迎面相撞。在2020之年,中国的地产行业却迎来规模的高光时刻,多项指标创造了历史新高。然而,一边是行业规模还在上升,另一边,结构性破裂的声音此起彼伏。

行业大年,公司小年。这个结构特征,令人始料未及,人心浮动,忐忑不安。

在过去的几个月,至少几位当事公司的朋友对我说,有一阵子,个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局面,甚至需要一些心理自我按摩。

我非常共情这种难以置信、前途飘摇的感受。

但是,需要心理按摩的又岂止当事人?!

上车客,投资人,地产金融从业者,媒体,地产产业链上的老板,都是舞池里的贵客。他们不焦虑么?在十年来最有定力、遇强则强的楼市政策约束下,没有人不焦虑。

虽然太阳照常升起,但如果不去独立思考每一份「病因报告」后的真相,明天的太阳不见得是为你升起。

来看看这一轮谢幕背后的真相。

房地产公司,很少有资不抵债,多数公司的暴雷,是困于流动性。

但是,更精确的「死因调查」,仅仅一个流动性表象是不够的。流动性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1,环境的骤变

2,2016后区域型房企全国化的失败

2016年前后,很多全国区域型公司,搞全国化扩张。今天回过头看,完成龙门一跃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

共同的病因是,用大本营的钱,去投资了不熟悉的异地市场。

房地产公司的命运切换,多数不来自于饥饿,而是欲望。账上资金多了,一般都会想入非非。

但是,投资拿地很有意思,钱在账上,撑的难受,一把投出去,就不由你了。

房地产曾经是一个黑马频出的行业,黑马出道,基本有规律可循:在自身运营可控的前提下,提升负债率,然后在市场热潮中快速销售,从而实现自身规模的三级跳。

金融加杠杆,有个前提就是经营性现金流以及抵押物得支持。全国化扩张之前,这些房企的抵押物与现金流主要来自于根据地市场,银行人脉也比较熟悉,基本不是大问题。

但是,分水岭在2016年出现了。

在此之前,国家的历次调控基本上都是全国一盘棋,一起感冒,一起服药。所以,整个地产行业的周期性很强,大起大落,赌对了这个节奏,做一些逆周期的投资,黑马就出来了。

然而,2016年10月后,楼市开始一城一策调控。从这个时候开始,很多逻辑发生变化。

中西部区域型房企业,如果这个时候才发力全国化扩张,大概率要栽。

地产公司全国化的本质,一方面是对冲篮子过于集中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扩大自身产能与规模。

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价格、房价与东部楼市的差别还是很明显。地价差与房价差,导致抵押物有了天壤之别。

如果你用中西部区域1-2万元的房价获得的销售现金流,去支撑东部3-4万的土地楼板价,这个逻辑就相当于小马拉大车,现金流的亏空很容易变的很大。

换个角度,如果东部房企此时去中西部扩张,资金风险就相对小一些。

因为,东部的房价更高,一平米五六万贡献出来的现金流,支撑一个公司去中西部拿几块土地都够了。

所以,全国化扩张,从东部打西部,相对容易,而中西部打东部,就比较难。

有个地产朋友告诉我,2018年,曾经有一个中部省份的房企,打算全国化扩张,基本路径策略是,产品、品质与情怀。他当时的第一判断就是,肯定支撑不了。

这个时候的全国化,要么加快运营,拼速度,要么拼成本,2015年前的产品致胜的玩法,基本没戏。

全国化之所以叫做惊险一跃,就是因为,这个特殊阶段,企业的现金流安排,可能出现巨大的问题。

房企本来就是十个锅,八个盖子。你要用资源有限的现金流来平抑各个项目的问题,但是全国化时,你去了不熟悉的地方,你的销售计划,很多时候却是按照大本营的思维做的。

比如,蓝光在成都卖的好,开盘去化90%,但是,你去了华北,可能开盘就只有60%。

过去几年,全国总量销售额很好看,但区域之间的差距分化严重,这种全国化就容易暴雷。

去了不熟悉的城市,开盘不足60%,支付着比大本营地区更贵的地价,从而拖累你大本营的投资。在成都赚的钱,并没有留在成都继续拿地,而是救援其他地区去了,这种全国化就是一种自杀。

与川籍房企相比,闽系、浙西与大湾区房企的全国化就相对顺畅一些,房价比较高,现金流充裕。

由于地价高,可以抵押到足够的钱,然后去中西部拿地,东部一块地可以折算其他区域三块土地。开盘一周转,规模与利润就上去了。

当然,也有一些大湾区区域型房企的全国化做的很差,主要是管理水平问题。做不成功,不会成仁,不会轻易倒下。

中西部房企,此时要做的不是全国化,而是继续下沉。在这方面,河南建业就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它在一个平均城市房价6000元左右的省份,迈入了千亿,那么多三四线县级城市的业绩是它最大的支撑。

这一类出问题的中西部房企,基本上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

在东部房企中,新城控股2019年前也是一批黑马。它的崛起也得益于它从东向西的扩张。它后来出了问题,大规模收缩,主要是用长三角的三四线思维去看中西部的三四线,结果,路径依赖,被按在地上摩擦。

但是,这种「不成功」的结果,做不好还可以收摊,顶多影响排名,不会是生死问题。

从东到西,不一定成功;从西到东,一定很难。

在这样一个「谢幕的年代」,将有越来越多的房企会认识到,30周岁不是而已,能够有机会庆祝自己的30周岁,是一个非常高门槛的幸运。

但是,每个跌倒都应该有意义,找到病因,对全行业都有价值。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距离金钱太近的行业,钱能载舟,亦能覆舟;房地产行业也是一个野心大碰撞的行业,相比于钱的杠杆,人心才是更大的杠杆。地产公司命运的切换,既在于策略路径的选择,还在于从创始人到职业经理人,真正完成对野心的掌舵,更在于发自内心敬畏环境大势的化骨绵掌。

衷心希望,这场谢幕只是暂时的休整,而不是终场的告别。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