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前沿资讯:发改委培育现代化城市圈意见的发布对普通人有啥影响?
不一样的楼市观察助力科创新城潮流生活,精选每日楼市及时动态、文章等信息。为您提供最新资讯,把握行情快速出击。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最新的楼盘资讯。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公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现代化都市圈的发展提出了多条针对性很强的方案,比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再比如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等。
那么,在《意见》中,又有哪些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政策呢?
交通建设成为政策重点
“要致富、先修路”。纵观《意见》全文,小编注意到,未来轨道交通将成为都市圈建设的重点,轨道交通网络将成为都市圈内部互联互通的主干。
《意见》强调,统筹考虑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在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
从《意见》的有关内容来看。未来政策将鼓励通常只在某个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跨市域运行”,进入与其相邻的周边城市。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已经出现了跨市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比如2013年建成的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段,就进入了与上海相邻的江苏省昆山市境内。此外,从近期国家发改委对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批复来看,更好发挥可利用现有铁路资源开行的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作用,也成为目前政策关注的重点。
根据2017年6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市域(郊)铁路原则上应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城市政府要将市域(郊)铁路运营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属性。也就是说,市域铁路体现的是通勤的功能,将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
《意见》指出,1.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2.推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住房公积金统筹层次,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
3.强化政策协同机制。积极构建都市圈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加强城市间税收优惠政策协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与运营。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
业内人士分析,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趋势都必然是大城市圈发展,从中国看,几大城市圈已经基本形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城市都非常有活力。从房地产角度看,过去的三年,这些区域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房地产调控协同机制,最典型的比如北京与周围的环京,基本实现了房地产调控的协同。
未来房地产调控将以地方主导,住建部与中央指导的为主。2019年,全国可能出现地方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潮。未来多个城市的的很多微调宽松政策或将密集出现。
除个别超大城市外将放开户籍限制
《意见》提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超大城市,即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目前,我国仅有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大关。也就是说除了这四个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大城市的落户限制都要放开放宽。
结语:抓住契机与城市一起发展
《意见》的提出,使城市和城市之间有了内在的联系,意味着市场要素可自由流动,不断拓展市场边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劳动分工、知识溢出,促进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在区域内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健全的协调机制。
放宽户籍限制,让人才有了归属感;加快交通建设,让城市关系更加密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在城市生活的人没有后顾之忧。这些都是意见所强调的内容,目的就是促进人才流动,让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下需抓住这个契机,迎来更好的发展。
本文根据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网、中国日报、央视网、北京日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