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频道 > 家装问答 >

2022年1月17日整理发布:专家如何为购房者买房难问题支招

导读 2022年1月17日整理发布:买房难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国家也都在尽力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实现所有人的住有所居的梦想。看着那么多专家为购

2022年1月17日整理发布:买房难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国家也都在尽力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实现所有人的住有所居的梦想。看着那么多专家为购房者买房难问题支招,看了都感动得不行,他们真是鞠躬尽瘁,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前有小任为了鼓励生育说出那样的话,就连很多经济学家也都看不下了,结果两天后被禁言了。这不,北师大教授董藩也再次为房地产说话了,或者说为购房者说话,真是体贴入微,可谓对房地产是最忠诚的专家了。

1月13日,界面新闻报道称,在“2022经济学家年会”上,董藩指出,当前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方案因为一些行政过度干预而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建议在尊重市场规律、杜绝市场割裂的前提下对“因城施策”进行完善。

按理说他这话没毛病,任何过度的行政干预确实不太好,但这个节骨眼讲“因城施策”,应该是说各地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出台的一些利好政策啊。

但董藩显然不是说的这些,他说,由于地方执政者目的不同,导致政策出台往往严重背离市场需要,限购、限售、限价等严重伤害市场机制,房屋质量也大幅下降。

我理解了,原来他说的因城施策是房住不炒这5年来的大政策下的因城施策,而不是短期内市场遇冷各地出台的因城施策。难道房子质量下降是限制政策导致的?这是什么逻辑?

其实这些话,董藩都不知道说了多少年了,可谓苦口婆心,他的话可以听,但不可尽听,因为他带有极端主义。说到底,他还只是站在卖房角度,而没有考虑全局。

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董藩建议取消限制性政策去年是这么说的,“必须尽快调整救市思路!尽快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已经成为必需的、也将是最有效的对策。房地产业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规划设计、钢铁、纺织、家电、家具、装饰、绿化等几十个关联产业的发展。”

此前,为了呼吁大家买房炮制出各种金句,没有房地产业就救不了中国经济,房地产才是最大的实体经济,投资炒房可以平抑房价等。这些都见怪不怪了,也不需多说。

不过,今天我们还接着说的是,在这次“2022经济学家年会”上,董藩还表示,“我认为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子非常容易。你们未来工作三四十年没问题,为什么贷款只批30年,不能给40年?为什么我们不能延长到国外的80岁?还有,你们未来收入会不断提升,能不能把首付降到20%,甚至15%?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

“就业初期收入低,5年、10年以后收入非常高,所以,有很多政策,我们可以研究、改善,要真心帮助低收入人群,帮助刚刚起步的年轻人。”他说。

处处为年轻人买房着想,所有想买房的人都得感谢董藩,就像所有想生孩子的得感谢小任为大家呼吁发钱一样。

说心里话,我们真的应该为年轻人买房难的问题出招,每个人都有表达建议的权利,董藩的聪明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钻在房地产里拔不出来了,他对房地产的感情可以理解,但一个国家不只有房地产,必须通盘考虑,就像不会想当然给大家发钱生娃那么简单。

如果说是房地产发展初期,提出让人们在陈旧的观念中接受提前按揭买房或者加杠杆的新思路是可行的,也是功不可没的,但今非昔比、时过境迁,此时恰恰是房地产在经历了很多问题时要摒弃旧思想转变新动能的关键时期。

谁不希望用最少的钱去买房?但是就目前而言,是因为这种行为已经过度,透支未来的问题发生了,不用你强调,人们都恨不得挖空心思去投机加杠杆,强调还来不及呢?你还鼓励?

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不要动不动就说国外怎么样,虽然我不同意无限制下调首付比例,但董藩的建议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可以考虑的,对一些优质客户是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制定政策,而不是一刀切。但像董藩所说,5年后你的收入会非常高,谁有这么大的信心呢?尤其是当下。

我们现在恰恰是在为过去的冒进和浮躁而买单,正是总结教训的时候,而不是继续鼓吹这个的时候。经济日报此前已经说过,因城施策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放松,楼市稳定,既要防止大涨,也要防止大跌。市场不需要过度刺激,更需要稳定的环境。市场好起来不应再走过度依赖房地产的老路。

这应该是对董藩所谓取消限制性政策的有力回击。不过还是那句话,只要是站在老百姓角度,他的建议可以听,但董藩并非真正站在老百姓角度,而只是借助老百姓当幌子,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他是个带着大家炒房的人。

如果说,人们不愿意生,那就多给他发钱,如果人们买不了房,就给他发房子,如果房子不够住,那就多供地多盖房子,那么提出这些话的这样的专家还是少点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