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婚姻质量和下一代生活的保障
婚前买房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一套房子、一辆车、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经成为结婚甚至谈恋爱的门槛。许多父母对儿子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充满了想法。因此,他们不得不以掏空两代人的积蓄为代价来买房和增加婚礼筹码。买房已经成为他们本能的生育需求所附带的经济条件。
其实一般都可以理解。毕竟房子是婚姻质量和下一代生活的保障。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缺乏对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思考,只能盲目从众。
看问题最透明的时间是学生时期,但进入社会后会被很多事情蒙蔽,更会受到世俗的干扰。
毕竟大城市能全款买房的人只有少数,大部分年轻人即使买房也要承受沉重的房贷压力。其实想一想,如果你一辈子都是房子的奴隶,到了退休年龄才还清房贷,那么这种生活只是资本家赚钱的工具,活个行尸走肉并不可悲。
除了少数公营企事业单位,大多数工人自己都想为资本家工作。城市生活虽然肤浅,却没有自由和精神上的慰藉。很多年后,他们可能已经不记得当初来大城市的初衷了。在这个越来越内卷化的社会,赚钱越来越难。对于普通人来说,买房、结婚、抚养后代、赡养老人,基本上一辈子都要靠这些东西。也有一些人想跳出这个圈子。但是在家庭的压力下,他们最终可能会走上普通人的道路,很难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规律,农民占绝大多数。人生是结婚生子,事业是培养男女。现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温饱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下一步就是住房和出行问题。
最近看了一条新闻,感慨良多。一个小男孩在睡梦中被爷爷手印,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一份购房合同。这是凝固在人们眼中的阶级。也就是说,一个人出生的起点就是另一个人生命的终点。不能说完全不公平。毕竟,小男孩的父亲和祖父在完成财富积累之前,比大多数人的祖先付出了很多。
远非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阶级越来越固化,矛盾越来越尖锐。以及实现班级跨越有多难。有钱人的孩子会更有钱,有权人的孩子会有很多先天优势,穷人只能努力奋斗。除了极聪明的小概率基因突变的人,穷孩子即使努力也很难换班。
现在年轻人要去大城市生活,导致买不起房,结不了婚,导致生育率低。其实大城市的医学教育资源不是给外地人的,而是给本地人的,或者是给某些固定阶层的。普通人即使老了,也很难在北方、广州、深圳定居。
即使普通人月薪5000,一年不吃不喝也就6万。5000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很高的工资,吃10年包10年就积累60万。60万元对于一套500万元和600万元的房子来说,只是九根牛一毛。也许它没有卖给穷人。讨论北上广深的房子没有任何意义。
江南一些小城市的均价已经到了几万,有的学区2万起步。北方一些贫困县的物价也达到了7.8万,与工资严重不成比例。熙熙攘攘的地区没有便宜的房子。在一个房子便宜的地方养活一家人更是难上加难。一个小城市50万的房子质量,完全比得上北方、广州、深圳500万的房子。但是工作岗位少,所以很多年轻人宁愿去房价高的大城市,也不愿意留在家乡。有些人可能会说,在农村有一种技术可以用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来改变现状,但他们不知道技术要求有多高。据我所知,大多数农村和小城镇都有最高的计算机技术。
有网友声称自己决心不买房,可以一辈子租房子住,让自己的财务自由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是真的吗?很多人说他们不想买房子。租房的自由不是发自内心的。当他们有钱时,他们比任何人都想买它。即使你不买房,也不代表你自由。不买房就得租房。你必须不时地换房间。不容易被取代。不买房,难逃被剥削的命运。
一切假设你不需要你没有得到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掩饰。比如我不需要钱,不需要美女,所以我都看过了。想想都可笑。这是个伪命题,没经历过就不需要。你可以守口如瓶,说你真的不需要,但只有你自己知道它有多空。放弃能得到的叫洒脱,放弃得不到的叫缘分。看透生活后不是什么大见识,是自己混日子的借口。
说他们很可笑,但他们不会笑。他们也是无奈的,就像无产阶级对资本家的无声反抗。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群体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资本和舆论对底层人民影响的结果。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会受到舆论的影响和控制。只有少数人可以追逐自己的东西而不受影响。
古人注重建功立业。他们在建立了一些成就后,买了房子结婚生子,让后代永远记住他们的成就。我不排斥买房,有经济能力,或者买一套,住自己的房子舒服。不要为事情高兴,不要为自己难过。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